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 利用奈米管的極佳滲透性發展再生能源

[複製連結] 查看: 18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207106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7-9 17:1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駐法國代表處科技組 現職:駐法國代表處科技組
文章來源: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
發佈時間:2013.07.06

利用淡水和海水的鹹度不同,成為獲取再生能源的方法之一。然而,以目前的技術而言,能獲得的產量並不高,造成使用上的限制。這項障礙正在解決當中。一個由「光物質研究所」(ILM,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里昂一大共同組成)的物理學家組成的團隊,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尼爾凝態物理基礎研究室(IN)合作,發展回收此類能源的新方法:利用Bore-Azote奈米管的滲透流動,可以產生巨大的電流,效能比目前所能獲得的還要多1千倍以上。為了達到此一結果,研究員發展了一套十分具原創性的設備,首次可以研究僅透過奈米管進行的流體滲透運輸。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月28日的《自然》期刊(Nature)上。

當鹹水槽與淡水槽透過合適的半滲透性薄膜進行接觸時,就會產生滲透現象。因此,利用鹽梯度來產生電力是有可能。方法有兩種:一是透過兩槽之間的滲透壓差來轉動渦輪;二是使用只能讓離子通過的薄膜來生產電流。這類能源集中在河口。理論上,全球滲透能源的電量至少有1兆瓦(TW),相當於1千座核反應爐。但是,目前回收該能源的技術十分不完善,每平方公尺的薄膜只能獲得3瓦特(Watt)的電力。為此,光物質研究所的物理學家與尼爾凝態物理基礎研究室合作,試圖排除這項障礙。

首要目標是研究奈米尺度空間如奈米管裡面的密閉式流體力學。研究員利用生物學與細胞通道研究,首次成功測量到經過單一奈米管的滲透流動。此一實驗設備為一張不透水的絕緣薄膜,膜上有一個洞。研究員利用掃描式穿隧顯微鏡(STM)的尖端,讓外部直徑為幾十奈米尺度的Bore-Azote奈米管通過這個洞。沈入奈米管兩側液體的電極可以測量穿透薄膜的電流。鹹水槽與淡水槽被這張薄膜分開後,在穿過奈米管時,會產生巨大的電流,這是因為Bore-Azote奈米管表面有大量的負電荷,會吸引鹹水中的正離子。穿越Bore-Azote奈米管的電流密度以「奈米安培」(nanoampère)計算,比其他滲透能源回收方式所產生的電流還要強上1千倍。

因此,Bore-Azote奈米管可以進行效果極佳的能量轉換,將鹽梯度裡的能量直接轉換成能夠使用的電能。將這項成果類推至大範圍,每平方公尺的Bore-Azote奈米管薄膜應該可以有大約4千瓦(KW)的電力,每年可以產生30兆瓦小時(MWH)(註一)的電力。這些性能比目前使用中的標準滲透發電廠的性能還要高出3個等級。研究員目前想要研究如何製造由Bore-Azote奈米管組成的薄膜,並測試奈米管不同組合的性能。

(註一)1瓦特小時等於具有1瓦特功率的系統在1個小時內消耗或提供的能源。

來源:國科會簡訊網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經驗 +1 收起 理由
tangiuanbor + 1 + 1 讚一個!+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