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汽車] 開啟氫燃料電池戰國時代,GM與Honda宣佈合作

[複製連結] 查看: 177|回覆: 0|好評: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207106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7-8 11:4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撰文│梁尚倫

團結力量大,這在全球車壇中也是一個不變的道理。美國汽車龍頭General Motors (通用汽車,簡稱GM) 與日本車廠Honda在2013年7月2日發佈聯合聲明,宣布將展開新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以及氫儲存科技的長期合作,目標在2020年的期限內達成這項目標。在發佈聯合聲明之際,Honda也表示將於2015年帶來接替FCX Clarity的新一代氫燃料電池電動車。

美國汽車龍頭General Motors與日本車廠Honda在2013年7月2日發佈聯合聲明,宣布將展開新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以及氫儲存科技的長期合作,目標在2020年的期限內達成這項目標。雙方希望透過專業知識的共享、資源共同採購以及經濟規模,達成所訂定的目標。GM與Honda也打算與股東們合作,以對氫燃料電池的基礎設備進行提升,這對氫燃料電池車款的長期可行性以及消費者接受程度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搶當領頭馬,量產時間都在2020年前

本次的合作也讓GM與Honda成為全球車壇中,繼BMW與Toyota,以及Daimler、Ford與Nissan-Renault後,第3個結盟的氫燃料電池合作團體,可見各大車廠對氫燃料電池的未來潛力相當看好。隨著各合作陣容逐漸成形,全球車壇也形成了氫燃料能源戰國時代的新局面。

Toyota計劃在2015年左右讓自行研發的燃料電池車投入市場,而BMW則預計在2013年完成燃料電池車技術轉讓,在2015年推出實驗車、並於2020年才上市。
  
在BMW與Toyota方面,Toyota計劃在2015年左右讓自行研發的燃料電池車投入市場,而BMW則預計在2013年完成燃料電池車技術轉讓,在2015年推出實驗車、並於2020年才上市。 至於Daimler、Ford與Nissan-Renault則將時間點壓在2017年,希望能夠在此時推出首輛消費者負擔得起的燃料電池車款。

若從以上合作團體所訂定的時間來看,全球各大車廠應該在2020年前都會推出自家的氫燃料電池車款,而汽車產業和人們的生活是否會就此改變,相信值得所有人密切觀察。

GM與Honda氫燃料電池技術豐富,雙方合作如虎添翼

GM與Honda在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上都擁有了相當高的水準,GM集團曾於2007年展開了Project Driveaway的計畫,讓119輛氫燃料電池車走上道路,行駛距離長達3百萬英里、約483萬公里 (地球一圈約4萬公里) ,GM也表示Project Driveaway的行駛里程比起任何車廠的距離還要多。

GM集團曾於2007年展開了Project Driveaway的計畫,讓119輛Chevrolet Equinox氫燃料電池車走上道路,行駛距離長達3百萬英里、約483萬公里。

Honda投入氫燃料電池的研究時間更早,於2002年就推出了首款氫燃料電池車FCX,並於2008年量產了FCX Clarity、以小規模租賃的方式提供美國當地消費者嘗試使用,Honda也從美國駕駛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數據。

根據Clean Energy Patent Growth Index乾淨能源專利成長指數,GM和Honda在排名中依序佔據了第1名和第2名的位置,兩者在2002年至2012年的專利數合計高達1,200個,因此就技術層面來看,雙方都擁有相當雄厚的實力。

GM集團CEO Dan Akerson表示:「這項合作以Honda和GM在氫燃料電池方面的堅強實力為基礎。我們相信這將會是開發這項重要科技的最好方法,擁有了降低汽油燃料依賴性的潛力,並且建造可持續的移動方式。」

Honda社長伊東孝紳則表示:「在所有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動力技術中,燃料電池電動車在行駛里程和補充能源的時間上擁有了絕對優勢,與傳統的汽油車款相仿。Honda與GM都渴望加速這項終極乾淨移動科技的市場穿透力,我們雙方領先的燃料電池技術合作,將創造出一個能力更強且更能夠令消費者接受的先進系統,而我也對這樣的合作感到相當興奮。」
  
Honda宣佈將於2015年在日本和美國陸續推出接替FCX Clarity的新一代燃料電池電動車,而歐洲市場則緊接在後;GM方面表示會在另一個時間點透露氫燃料電池車款的量產時間點。雙方也預計氫燃料電池電動車將能夠擁有達400英里 (約643公里) 的行駛里程,最快能夠以3分鐘完成能源的補充,而這樣的動力也能夠被使用在小型、中型以及大型車款上。


來源:u-car車壇新聞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