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防藥物過敏 醫師:患者應主動提醒

[複製連結] 查看: 22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097621538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26 18:3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醫師用藥救人,然而有些人對某種藥物可能產生藥物過敏的副作用,衛生署日前發函提醒醫師,對第一代頭孢菌素抗生素過敏者,改用其他同類的藥品,要注意交叉過敏的風險。不過臨床醫師指出,這類抗生素占最大宗,且藥物過敏非必然產生,預防方法應綜合評估,且目前健保IC卡沒有藥物過敏的註記,患者應主動提醒醫師來避險。


同類藥品可能產生交叉過敏
衛署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近期審議藥害救濟申請案件時,發現有患者曾對第一代頭孢菌素抗生素cephradine過敏,醫師仍處方另一種同類藥品cephalexin,造成嚴重過敏,全身長滿藥物疹而住院,提醒雖然是不同成分藥品,但因為化學結構相似,所以藥品之間可能產生交叉過敏反應,處方時應避免使用。
為此,衛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發函提醒醫療人員,若已知患者曾對某一類抗生素產生過敏反應,建議改用不同結構的抗生素來治療,並監控病人是否產生過敏反應。此外,醫療人員使用複方藥品,也務必確認是否含有可能導致交叉過敏的藥物成分。
治療綜合考量 避開藥害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黃景泰表示,第一代頭孢菌素抗生素藥物多達百種,是最大宗的抗生素、涵蓋率約八成,雖然醫師理論上都會避開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但交叉過敏並非絕對會發生,比例最高約3成,因此治療上仍應綜合考量,能夠控制疾病且將藥害風險降至最低,但不能為了避險,造成沒有藥可使用。
對於病患曾發生的藥物過敏,醫療院所多會在患者病歷做紀錄,但沒有註記在健保IC卡上,患者若在不同院所就醫,若沒有告知醫師自己是否有藥物過敏,就會增加受害風險。
黃景泰醫師提醒患者及家屬,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療人員藥物過敏史,是降低藥物過敏風險的最好方法;如發生疑似過敏反應,如紅疹、搔癢、血壓下降、心跳異常、呼吸困難等,請立即就醫。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