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知道老爸老媽中風了?

[複製連結] 查看: 194|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097621538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17 14:2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一般人想到的中風就像閃雷殺手,突然出現嘴歪眼斜、手腳麻木無力、意識模糊、口齒不輕或雞同鴨講等明顯症狀,但也可能出現很不明顯的徵兆,其實已經中風了卻不自知而延誤就醫,最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的就是「不自覺型中風(silent stroke) 」。

這跟暫時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不同,一般所謂的小中風是指突發性的短暫中風症狀,例如突然大舌頭說話遲鈍或理解有障礙,通常發作時間只有幾分鐘或數小時,且在24小時內會完全恢復。不自覺型中風的症狀卻不典型,通常是大腦皮質下的小血管堵塞,也許症狀輕,但卻可能是嚴重中風的前兆,新光醫院神經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指出。

連立明曾針對新光醫院13693例健康檢查結果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711人(5.26%)已經出現腦梗塞,卻有643人(佔90.4%)完全無自覺症狀,但是在腦部磁振造影檢查下卻看到局部缺血中風的病灶,這些都是將來再度中風的高危險群。

國外研究顯示,不自覺型中風最常看上老年人、高血壓患者、腰圍大(肥胖)以及頸動脈硬化嚴重的人,其中,發生在50〜60歲的機率約3%,60〜70歲約6%,70歲以上則高達21%。

也因此,連立明建議40歲以上家族史有腦中風、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糖尿病的人,應考慮接受核磁共振檢查(MRI),可早期發現或評估是否有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微小梗塞、腦腫瘤、腦血管異常、血管瘤、腦萎縮、腦實質病變等。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75期】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