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關節炎患者 如何找對運動處方?

[複製連結] 查看: 247|回覆: 0|好評: 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l6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12 01:1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06/11 【元氣周報/文/摘自臉譜出版《醫生,我可以運動嗎?》】

體力活動的好處

關節炎患者令人擔憂的一點是,他們將身體活動與患處疼痛的感受做連結,因而使得他們活動不足。遺憾的是,這個誤導的印象常會造成很多長期和短期的問題,例如:喪失柔軟度、肌肉萎縮、骨質疏鬆、疼痛閥值提高、憂鬱、疲倦。

大部分罹患關節炎的人都可以參加循序漸進式的定期活動,只是剛開始活動的難易程度,因個人狀況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這個族群運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恢復正常的日常功能、預防關節進一步損傷,並且恢復體能活動至原有水準。在此要特別提出的是,關節炎患者常會服用消炎藥物(從阿斯匹靈到注射皮質類固醇藥品),幸好體力活動絕對不會干擾藥物的作用,只不過患者在注射藥物的一星期內要避免劇烈的負重式運動。

現在普遍認為各種不同的體力活動有助於減輕疼痛、僵硬和失能,並促進一般的行動能力、步態、功能、有氧適能和肌力。譬如Ettinger et al.(1997年)的研究顯示,每周3次走路40分鐘,能延緩膝蓋骨關節炎進一步惡化。體力活動對做過關節置換的人也有益處,只是過分活動反而有害。

體力活動指導原則
  
大部分類型的關節炎都是侵犯關節,因此影響了患者身體活動的能力。一般通則是身體感到最疼痛的時候(例如疾病發作),活動程度要降低,儘管沒什麼證據可釐清此時做體能活動是否會讓患部關節情況惡化。
經常有報告指出,關節炎患者在做過幾小段體能活動後,多少會感到不舒服或疼痛,但不舒服的程度則視個人狀況而定。

最後,一般認為罹患關節炎的人若不習慣定期進行體力活動,扭傷、脫臼或骨折的風險就會增加,因患者會盡量少用關節以免承壓引發不適,長此以往導致骨密度降低。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tangiuanbor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