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 LinkedIn的招聘網站模式,中國是否可行?

[複製連結] 查看: 26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UCHTEL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2-12 12:0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投遞簡歷模式迅速消亡,另外一方面社會化招聘卻穩健前行。
  李嵩波
  中華英才網勞資糾紛鬧得沸沸揚揚,背後卻是網絡求職招聘模式的改變,一方面投遞簡歷模式迅速消亡,另外一方面社會化招聘卻穩健前行。
  其中的佼佼者LinkedIn率先IPO,在該公司描述裡面稱自己為“Professional Network”,預示著自己並不是傳統的招聘網站,遲早延伸到垂直領域,吊足了投資者的胃口。
  由於LinkedIn並不提供娛樂類的服務,因此在國內名氣不大,近年網絡管制也導致訪問不暢,因此除了國內外企員工並沒有太多被“傳染”開通LinkedIn帳號。可是在國外LinkedIn已經早已成為求職者,獵頭,創業者,銷售的首選平台。一個創業的朋友在LinkedIn請自己的圈內朋友試用自己的產品,並且巧妙地邀請成為產品顧問,更新自己的履歷,技能,將自己的新產品品牌傳播出去。LinkedIn手機端也相當到位,簡單易用,掌上管理自己的職業人脈,推薦體驗。
  國內其實並不缺少LinkedIn的模仿者,如優士、恆知、聯絡家、若鄰、天際,近年有周伯通,微招聘則是希望借助微博的用戶關係發展。可惜無一能複製LinkedIn的成功。
  原因何在?
  現實1:高端用戶普遍灰色關係,商務關係中個人色彩濃重。
  由於利益回饋盛行,沒有高端人士願意公開自己的商務社會關係網絡。即使我是兩袖清風,哪個供應商的銷售和我成為一度好友的通知也不適合傳播出去,至少要避嫌。第一次見面的供應商,沒有可靠的中間人很難快速打開局面,更不要說有的商務合作本來就是領導引薦的。
  現實2:沒有活躍的線下商務網絡。僅存在於年輕白領,商學院校友。
  在西方行業者線下商務網絡活躍,由於不需要通過個人交情做生意,線下接觸反而變得尤其重要。而且後續的跟進,電子郵件,語音留言是一種很符合商業禮節的溝通方式,LinkedIn恰恰是讓這個網絡更活躍更高效了,N度人脈的搭建讓人們直接跨越了線下接觸。中國用戶則會把語音,電郵視為不夠重要的商務接觸,本質在於對無論線上線下直接找過來的商務合作內心缺乏信任與好感,更傾向於選擇“靠譜”的朋友與同事介紹的關係。
  認清國情才有機會做好中國的LinkedIn,模仿山寨沒有成功的機會,但這並不是否定社會化求職招聘與獵頭的商業價值,每個企業都願意為找到合適的人才支付合理的費用,實際上現在的在線獵頭與招聘都沒有運用好社會化這個工具。實際上現在的在線獵頭與招聘都沒有運用好社會化這個工具。簡單概括為一句話,可能成功的的模式:用微博撒網,用微信撈魚。
  在線求職,招聘,獵頭是常青行業,永遠存在機會。LinkedIn在IPO以後必然更官僚臃腫,受制於總部決策和本地化不到位做不好中國市場。創業者應該看到這個機會。
來源 - 數碼資訊 - 新浪網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