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apkcat 於 2024-7-9 18:33 編輯
(【名偵探柯南】Cover - Oh!特爽)
還在「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那你就太小看這世界複雜的因果關係了!——《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商周出版 ・2020/05/20 ・268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94 ・六年級
- 作者/史坦利.萊斯 (Stanley A. Rice);譯者/李延輝(資料來源:泛科學;pansci)
在日本,有些人會做森林浴,
也就是沐浴在森林的香氣(芬多精phytoncine)中。
這種作法一般認為可以降低血壓,
並減少唾液中壓力激素皮質醇的數量(Vitamin D)◄。
有些研究者將壓力減少歸功於揮發性化學物質,
例如樹木釋放的單松烯(monoterpenes)。
- 這讓我們與所有科學中最重要的觀念之一面對面:相關不等於因果。
複製代碼
兩個變數可能互有關係,例如高血壓和缺少單松烯,以及低血壓和存在單松烯。
但這並不是說單松烯會降低血壓。
我們的大腦會有偏見,
將相互關係解釋為因果關係,可以說是不經思考就這樣做。
可能在森林裡真正發生的是其他因素讓人放鬆。
單松烯並不是人們到森林裡唯一感受到的事物。
在其他所有方面,他們都很放鬆。
沒有忙碌的時間表、沒有噪音、沒有其他人,只有陰影和沙沙的聲音。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在森林中感到放鬆?圖/pixabay
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可能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科學家,
他率先稱心靈感受到身處自然中的快樂為熱愛生命(biophilia)。
這也是一種偏見:大家預期在森林中感到放鬆。
喔,還有單松烯。研究人員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們在受控條件下,
對實驗室老鼠餵食單松烯,並發現和對照組相比,
牠們會產生和人類類似的生理效應。
統計分析本身無法解決這項問題。
統計方法可以計算相關係數,告訴你是否顯著,但僅止於此。
所以雖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於 2012 年
刊登了一篇論文,聲稱吃巧克力會讓你變聰明(噢,我們不都這樣希望嗎!),
但作者看到的是虛假相關。
較聰明的人做的很多事和他人不同,顯然其中包括吃巧克力在內。
(會說台語:有夠冷|巧克力 的貓 Cat speaking chocolate in Chinese)
!!寵物知識+/不只巧克力是地雷!不能餵貓貓狗狗吃的10種禁忌食物
延伸閱聽:這8種常見食物絕對不能給貓吃,嚴重恐喪命,貓奴切記!
延伸閱聽:嚴禁餵狗的8種日常食物!看起來很健康但絕對毋通
延伸閱讀:生命如何創造資訊彼此溝通?
多重因果關係 vs. 階層式因果關係
- 人在森林裡會因為多重原因而放鬆,其中一種可能是揮發性化學物質。
- 這是多重因果關係的一個例子。
- 還有另外一種方式造成結果可能有一種以上的原因。
- 這些原因可能以階層方式彼此互為因果,
- 而這就是階層式因果關係(hierarchical causation)。
複製代碼
到底是人要射擊我?還是槍要射擊我?
又或是這個圖片要射擊我?圖/giphy
假設有人拿槍要射你,你很自然就會說那個人要射你。
但你也可以說槍要射你,或者子彈要射你,或化學及物理定律
(將爆炸的動力加在子彈上)要射你。
要是上帝真的掌管自然定律,你甚至可以說上帝要射你。
這就是各階層的原因。這聽起來有點像〈這是傑克蓋的房子〉。
(A fascinating footage about Glenn Gould playing Bach, 1959)V(世紀大雜燴: 續談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你知道的,就是歌詞像下面這樣的兒歌:
「傑克蓋的房子裡有麥芽,麥芽被一隻老鼠吃了,
老鼠被一隻貓咬死了,貓又被一條狗追了,這就是追貓的那條狗。」
(【韋伯文化】繪本-《傑克蓋的房子》) v (珈菲貓基因之謎?)
跨種族當朋友都沒問題了,
要在社群媒體上交個外國朋友應該很簡單……嗎?
圖/Alec Favale@Unsplash
這似乎很異想天開,但容我提醒你,
數十億的產業可能就建構在階層式因果關係刻意扭曲的結果上。
美國槍枝遊說就為美國境內好幾億的槍支辯護
(估計數字從兩億到三億不等),
聲稱「槍不會殺人,人才會」。
當然,沒有人會說槍從櫃子裡跑出來殺人。人才會用槍殺人。
(BGM?)
複雜因果關係:熊出沒,快逃?
想像一下一個在路上遇到熊的健行者。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熊會攻擊嗎?還是會轉身離開?
攻擊會致命,還是只是造成輕傷?有諸多因素同時在起作用。
遇到熊怎麼辦?先尖叫就對了(怕.gif)圖/giphy
(那些批評與傷口 可以讓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謝謝你的指教】feat. Douglas Stone,
Sheila Heen |熊仁謙書房 EP40 | 快樂大學)
遇到熊的時候,那個人在做什麼?還有其他人在場嗎?
那個人或那些人對熊採取什麼行動?有可以嚇跑熊的東西嗎?
熊接下去會做什麼取決於物種(黑熊可能比灰熊危險性低)、
性別、情緒、饑餓狀態、個別行為模式(顯然有些熊精神失常)、
附近有多少其他的熊、熊之前是否遇過人類、面對人類經驗好壞、
熊在自己的族群是主宰者還是順從者、熊是否看到或聞到人等等。
如果是母熊,牠有沒有小熊反應會很不一樣。
- 另外還有環境因素:反應可能取決於棲息地、時節、一天當中的時間等。
當然,你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
有些人說遇到熊的時候,你應該讓自己看起來塊頭大一點,
但這只會讓熊認為有更大塊的肉等著牠吃。
(【衛武營第六劇場】嚎哮排演《兇宅 Online》)
冬天往南方遷徙的鳥兒都不遷徙了?
飛呀!溫暖的南方正等著我。圖/giphy
幾乎到處都可以找到多重因果關係。
舉例而言,全球暖化造成溫帶的冬天較暖,
帶來的結果之一就是候鳥物種中有許多種類的鳥,
現在因為冬天較短、較暖而待在家園。但那不是唯一的原因。
過去,鳥類必須在冬天遷徙才能找到食物,
但現在成千上萬的人有餵鳥器。或許有些鳥停止遷徙並不是因為冬天變暖,
也是因為有了餵鳥器。餵鳥器不太可能對鳥類遷徙產生重大影響,
因為它們能提供的食物明顯少於整個鳥類族群所需。
但餵鳥器是一些鳥停止遷徙的多重原因之一。
(認知作戰網軍手法揭露!假新聞早已存在上千年?如何辨別假新聞、認知作戰?
書來面對EP28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
所以誰是因,誰是果?真相到底是什麼?
最後,有時候很難區別哪個因素是因、哪個是果。
究竟何者為因、何者為果可能對世界關係重大。
大家都知道,人口成長率高的國家貧窮問題也很嚴重。
(這並不是說這些國家很貧窮。
它們可能有一小群富裕的上層階級,但許多人很貧窮,
導致多數人覺得心安的平均富裕程度。)
順理成章的假設是:人會貧窮是因為小孩太多。
但如果真是這樣,人類未來將會一片黯淡。
要是你把食物和醫藥給了窮人,他們就會有更多小孩,
最後你們貧窮的程度就會一樣,
只是多了更多窮人。
想解決貧困問題的方法最後只會製造更多貧困。
這是經濟學家肯尼斯.博爾丁(Kenneth Boulding)
所說的「完全悲觀的定理」。
有可能扭轉因果關係嗎?圖/pixabay
但要是扭轉因果關係,說貧窮造成高出生率呢?
這一開始聽起來很荒謬,但設想一個住在鄉下的家庭,
他們沒有任何經濟保障,健康也堪慮。
假如這種家庭只有兩個小孩,兩個可能都會死掉。
在較多小孩的家庭中,有可能其中一個小孩會找到好工作,
提供資源給整個家庭。
要是這聽起來還是很不可思議,那就思考一下自然淘汰的問題,
本書之後有一章就在討論自然淘汰。
自然淘汰會獎賞個人而非團體。人口過多的國家可能會很貧困,
但自然淘汰會有利於在競爭遊戲中獲勝的個人(及家庭)。
如果真是這樣,提供食物和醫藥實際上就會造成出生率下降,
因為父母會選擇生少一點小孩。
(這也預設社會中可以這樣選擇,例如有節育措施。)
——本文摘自泛科學 2020 年 5 月選書《像科學家一樣思考》,2020 年 4 月,商周出版。
(Ennio Morricone - For A Few Dollars More
| Luca Stricagnoli |Fingerstyle Guitar Cover)
Rock Sun ・2021/11/19
延伸閱讀
泛科學:沒看過打不壞的木製球棒?最新「加工法」讓木材硬度堪比金屬!
泛科學:氣候變遷下大象的缺水危機
泛科學:史前人類能靠划船橫渡黑潮嗎?
泛科學:像極了義大利!生得少,活得長,我們的老年誰來顧?
泛科學:「言」外之「譯」:要跨越語言藩籬交朋友,除了文字,社群媒體上還有什麼需要被翻譯?
(以上資源為原作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