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經常挖耳朵好不好

[複製連結] 查看: 473|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蝶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5-16 14:31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經常挖耳朵易致癌

耳朵癢是每個人都遇到過的事情,為了解決那種令人鑽心的奇癢,人們習慣上用發夾、火柴、牙簽、指甲等挖耳,以圖一時之快。有些人甚至養成了無事挖耳的習慣,卻不知這極易導致癌症的發生。
經常反復挖耳,使得耳道皮膚經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頭狀瘤。雖然乳頭狀瘤屬於良性腫瘤,可以手術切除,但切除後極易復發,多次復發極有可能轉變為惡性腫瘤。
因此,為了預防發生癌腫,最好不要緊常挖耳朵。正確的止癢方法是:用涂有75%醫用酒精棉簽,在耳道內擦試幾下即可。
掏耳不當會損害聽力

耳朵癢了,用掏耳簽掏掏,不僅能止癢,而且能清除耳道里面的耳屎,因此許多人都認為定期掏耳朵,清除耳屎是理所當然的。殊不知,這種行為對耳部健康有著很大的潛在危害。
解放軍海軍總醫院耳鼻喉科孫建軍主任指出,外耳道皮膚有耵聹(dingning)腺,分泌一種淡黃色的、有的呈黏稠樣的物質,俗稱耳屎,醫學上叫做耵聹。
盯聹暴露在空氣中易干燥,形成小片物,吃東西咀嚼張口時,隨著下頜關節運動多數掉出耳外。有人的耵聹是黏狀的,俗稱為油耳或糖耳,常被誤認為是流膿,其實這並不是發炎流膿。
有時過多的盯聹和外耳道脫落的上皮、灰塵混在一起,可形成大的硬塊,阻塞了外耳道,醫學上叫盯聹栓塞。如外耳道瘢痕狹窄,耳毛過多,或有慢性炎症等原因影響排出時,發生耵聹栓塞的機會就多些。
許多人發現外耳道有少量的耵聹,便用發卡等物掏挖,可是經常掏耳朵,難免會損傷外耳道皮膚,引起發炎。尤其是用了不潔東西掏耳朵,更容易引發耳部疾病。
兒童由於耳道比較細嫩,容易受傷感染,所以更應避免掏挖。成年人有少量的耵聹,也以不動它為好。如果耳屎過多,阻塞了外耳道,影響聽力或有不適症狀,當然應及早取出來。不過,最好請醫生來處理。如果干性耳屎過多,在洗頭、洗澡或游泳時水進入外耳道內時,會使干硬的耵聹吸水後膨脹,致使患者聽力減退。耳屎內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在潮濕和溫度合適的條件下,細菌易生長繁殖,刺激外耳道皮膚發炎,應及時請醫生幫助清理。
正確掏耳應該這樣做: 專家指點
孫主任提醒耵聹栓塞引起耳部症狀者,特別是干硬的耳屎,可以用5%碳酸氫鈉(小蘇打)滴耳液滴耳,每日3-4次,每次2-3滴,3日後待耵聹軟化,由醫生用特制的鉤子或鉗子取出來,或用溫鹽水沖洗出來。切不可自己擅自掏挖,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害。

如何做好耳的衛生保健呢?

1.減少和消除噪聲。

2.不用尖銳的東西挖耳朵,以免戳傷外耳道或鼓膜。

3.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開口,使咽鼓管張開,或閉嘴、堵耳,以保持鼓膜兩側大氣壓力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

5.不讓污水進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耳屎又稱之為耳內分泌物,它最基本的作用是輔助聽力,一般情況下不要經常挖耳朵。如果經常挖耳朵不但會影響聽力,還容易造成內耳道粘膜受損,容易引起各種炎症。耳朵癢了,用掏耳簽掏掏,不僅能止癢,而且能清除耳道里面的耳屎,因此許多人都認為定期掏耳朵,清除耳屎是理所當然的。殊不知,這種行為對耳部健康有著很大的潛在危害。
,便用發卡等物掏挖,可是經常掏耳朵,難免會損傷外耳道皮膚,引起發炎。尤其是用了不潔東西掏耳朵,更容易引發耳部疾病。
附:如何做好耳的衛生保健呢?

1.減少和消除噪聲。

2.不用尖銳的東西挖耳朵,以免戳傷外耳道或鼓膜。

3.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開口,使咽鼓管張開,或閉嘴、堵耳,以保持鼓膜兩側大氣壓力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

5.不讓污水進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正常人的外耳道上皮有自淨的功能,即到一定時候,外耳道的耵聹(耳屎)會隨著顳頜關節的運動而自行脫落。所以正常人最好盡量少去自行掏耳道,以免造成外耳道甚至鼓膜的損傷。但是,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外耳道耵聹腺分泌旺盛、油性耳屎、外耳道黴菌病等情況,可能會影響聽力並且會有癢的症狀,這種情況就應該定期到醫院專科去清理了。
關於「是不是只有耳屎太多了才會發生耳朵進水,產生聽力暫時變朦朧的現象」?不是這樣的,如果沒有耵聹的情況下,即使外耳道進了一點水,也不會造成後果,而如果耳道有耵聹的時候,進水後容易引起耵聹腫脹,堵塞外耳道,影響聽力,並且還會反過來又對外耳道皮膚造成損傷。

來源:其它論壇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