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肝養生穴位按摩

[複製連結] 查看: 32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062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3-2 18:2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以下各穴位按摩都要按壓5秒,壓到有酸感後,休息5秒再按壓,一共20次。

★肝俞

位置:正坐,俯臥,第九胸椎之下是筋縮穴,外開1.5寸的地方。向下淺按約0.5寸。

功效:肝俞主瀉五臟之熱及發炎,並舒通肝氣。

★膽俞

位置:正坐,俯臥,第十胸椎,外開1.5寸處。向下淺按約0.5寸。

功效:改善肝膽慢性病,消化不良,胸悶胸痛。

★腎俞

位置:後腰部脊椎骨兩側,第二腰椎下,離脊柱約1.5寸的地方。向下按約0.5-1寸。

功效:主瀉五臟之熱,治五臟之發炎。

★行間

位置:正坐或臥,腳拇指頭和第二趾頭之間的縫隙。向下按約0.5-1寸。

功效:泄肝火,涼血熱,清下焦,熄風陽。治嘔逆、咳血、腹脅脹、腰痛不可俯仰、少腹腫。泄肝經實火;治肋間神經痛。

★太衝

位置:行間穴上方1.5寸的地方,第一、二趾關節後方。

向下按約0.5-1寸。

功效:清熄肝火肝陽,疏泄下焦濕熱。治肝瘧、腰痛、小腹脹滿、陰痛、踝痛。

★中封

位置:腳彎前面靠內踝旁有一條大筋,與內踝尖兵齊的內踝前緣處,兩者中間的位置。向下淺按約0.5寸。

功效:舒肝通絡。治大便困難、身微熱,治筋骨縮攣、陰縮入腹、動則牽引痛。

★曲泉

位置:將身體坐正,膝蓋彎曲,壓住橫紋頭,再令伸直,手點之處正是一條小筋之下,大筋之上,二者所形成凹陷中即本穴。

向下按約0.5-1寸。

功效:清濕熱,泄肝火,通下焦。治臍下之腹痛、小便困難、膝關節痛、子宮下垂。

★章門穴

位置:肚臍上2寸,兩邊橫開6寸,在第十一肋骨之端。

向下淺按約0.5寸。

功效:強化保健肝臟。灸章門穴,有疏肝行氣之特效。《難經》曰:「臟會章門。」故「臟病治此」,所以凡心、肝、脾、肺、腎、心包絡之疾病,皆取章門穴。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