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胰臟炎疼痛真要命 小心自體免疫也可能是病因

[複製連結] 查看: 365|回覆: 0|好評: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omo12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3-16 11:4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胰臟發炎疼痛是最難忍受的疼痛之一,據說連打嗎啡還不見得完全止痛,
過去認為胰臟發炎大多是經常過度大吃大喝,或過度飲酒引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蔡明翰表示,
不過近年來發現,在所有慢性胰臟炎中,自體免疫引起的胰臟炎佔了所有患者的一成。

胰臟炎發作的疼痛不是好玩的,曾有人形容幾乎要痛死了,蔡明翰表示,
自體免疫性胰臟炎的患者以男性居多,約是女性患者的兩倍,
平均發病年齡在50歲以上。有研究顯示,罹患此症可能為基因異常有關,
但到底那個基因比較有關尚未確知,因此臨床上基因檢測不容易做,
目前多採用免疫球蛋白IgG4協助診斷,只要抽血病人血清中IgG4值升高,
約7成患者可得到正確診斷。

除了基因異常以外,研究顯示,第一型糖尿病,
也就是幼年型糖尿病也較易併發自體免疫性胰臟炎。蔡明翰說,
一般胰臟炎的典型症狀是嚴重上腹痛,並且疼痛會轉移到背部,
但自體免疫性胰臟炎腹痛則比較輕微,主要症狀是以黃疸為表現。
除了胰臟發炎外,還合併潰瘍性大腸炎、硬化性膽道炎、唾液腺炎與慢性甲狀腺炎等。

蔡明翰表示,自體免疫性胰臟炎最早是1995年由日本提出,
當時認為是新的疾病、不常見,但近年來相關文獻發表有越來越多趨勢,
國內胰臟炎的患者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應也是屬於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的。

除了血清檢驗以外,自體免疫性胰臟炎檢查還可透過電腦斷層,
典型的影像是胰臟頭端,會如同香腸般腫大,看起來和胰臟癌很像,
光從電腦斷層影像很難加以區分,所以正確診斷,還需從胰臟病理切片,
顯示除了胰臟硬化腫大外,胰臟分泌管被免疫淋巴球浸潤。

蔡明翰指出,自體免疫性胰臟炎的主要治療藥物為類固醇,一天劑量大約30到40毫克,
治療約一個月後若臨床症狀改善,可以逐漸減少類固醇使用劑量,
然後維持一天服用2.5到5毫克的低劑量。

持續用藥約半年至一年,若期間追蹤檢驗值正常,胰臟炎未復發即可停藥。
但停藥後還是要定期追蹤,不能輕忽,因為長期還是有復發的危險。
但這找出病因後,更能對症下藥,控制好自體免疫問題,自體免疫性胰臟炎也能得到控制。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幫助 +2 收起 理由
WenchenLu + 1 讚一個!^^Y
n124327420 + 1 老衲來幫這篇文章開光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