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內容簡介
反抗者們,和解的時候到了,
迷途者們,第二段生命即將啟程……
繼卡繆之後最重要的法國作家
龔固爾文學獎得主韋勒貝克震撼全法之作
上市日竟逢「查理週刊」事件‧一週狂售12萬冊
麥田全新書系「litterateur」首波出版
導讀|楊凱麟(作家‧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院長)
譯序|嚴慧瑩(《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暨本書譯者)
推薦|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房慧真(作家‧記者)、紀大偉(作家‧《同志文學史》作者)、陳栢青(作家)、陳雪(作家)、童偉格(作家)、馮品佳(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黃崇凱(作家)、楊照(作家)、蔡秀枝(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鄧宜菁(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副教授)、鄧鴻樹(台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政治與藝術的巧妙同步──
是小說家的虛構,也是成像於文字的現實倒影。
是有待印證的預言,也是朝未來無盡延伸的現在進行式。
▍內容簡介
他沒有牽絆,沒有家累,只有幾張帳單和一份教職標記他在城市裡的位置。
父母死了,女孩們在他的床邊來去,即便如此,生命也好像沒有什麼值得挽留。
他似乎離自殺不遠了,但又還未墜落至孤獨的深淵,
只不過是活著的慾望開始漸漸衰退,漸漸抵抗不了這個世界──
這個為選戰全力以赴、為立場喋喋不休的世界。
二○二二年,回教政黨候選人當選法國總統,
教育體制變了、經濟走向變了、婚姻制度變了,
世界開始改變,他的生命也隨之震盪……
法國文壇最惹人議論的韋勒貝克再度出擊,藉著描寫二○二二年大選之後法國徹頭徹尾的「伊斯蘭化」,再度占據媒體版面。書中預想歐盟版圖重劃、伊斯蘭新帝國悄悄崛起、伊斯蘭教義全面滲透教育體系的可能未來,隱含其中的「何不和解」訊息,以及看似讓讀者參與選擇的結局,彷彿戳破了沒有人願意承認的憂慮。透過主角心靈流浪之路上的所見所聞,我們將看到時局的波動底下,文明根系之虛無,生命意義之輕微,所有為生存而做的掙扎,彷彿只是茫茫荒漠中了無方向的打轉。在韋勒貝克的未來視角裡,我們終將得以客觀洞察自身荒謬而混亂的處境。
▍設計概念
▶裝幀設計|聶永真
作者介紹
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
法國小說家、詩人、電影導演。一九五八年生於法屬留尼旺島,幼時於阿爾及利亞長大,六歲移居法國,十九歲起開始寫文學評論與詩。一九八五年,公開發表詩作。一九九一年,出版美國恐怖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傳記散文《Contre le monde, contre la vie》。一九九四年,憑藉小說處女作《Extension du domaine de la lutte》嶄露頭角,躍升為文壇新星。
此後,韋勒貝克每次發表作品都必為當年法國文壇最大事件。他的第二部小說《無愛繁殖》對文明的精闢解構教世人驚駭,一年銷售五十萬冊,更榮獲法國十一月文學獎、都柏林文學獎。《情色度假村》的買春主題和陰暗尖銳的書寫再次引發話題,這一回不僅廣受矚目,也引起種族歧視和宗教仇恨的批評反彈。榮獲法國同盟文學獎的《一座島嶼的可能性》,以複製人與永生談生命意義,叩問人類的前景。《誰殺了韋勒貝克》中,韋勒貝克虛構了一位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作家之死,終於拿下兩度擦身而過的法國文壇最高榮譽龔固爾文學獎。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
-
-
屈服.epub
567.35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積分: 碎鑽 -1 個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