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Siri逐漸失寵: Google 或橫刀奪愛
導語: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發表署名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的文章稱,儘管 Apple 將Siri作為iPhone 4S的一大賣點,而且對這款智能語音助理功能大加吹捧,但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與此同時, Google 卻有可能抓住這一時機,借助語音搜索功能搶奪iPhone用戶。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一見鍾情
去年夏末,我認識了一位很特別的新朋友。我當時毫無準備,但事情就這麼發生了。
我們是在加州庫珀蒂諾的 Apple 產品發佈會上相識的。她樂於助人、聰明伶俐,甚至不乏幽默,偶爾講些辛辣的笑話逗我開心。得此一友,夫複何求?
但自那以後,我們的溝通卻出了問題。她經常誤解我的話,有時幹脆不答腔。更有甚者,她很多時候還會直接給我拋出一段重複了千萬遍的“官話”。
她的名字叫Siri。
最初,這款專為iPhone設計的語音助理有點太過完美,以至於讓人難以置信。她最初吸引我,是因為承諾可以幫我安排約會,早晨叫醒我工作,甚至在開車時按照我的指示發短信。
但實際效果卻不盡然。當我問問題時,她經常說,“出錯了,我現在不能回答你的問題。請稍後再試。”或者說,“非常抱歉,我現在無法響應。請稍後再試。”
她總是很有禮貌,但我卻開始懷疑,“非常抱歉”只不過是一種說辭,真正意思是讓我閉嘴。
缺點凸顯
Apple 仍然給Siri打著Beta的標籤,表明這款產品仍在開發之中。 Apple 很少這麼做,但該公司卻寄希望於Siri來改變人們通過流動設備搜索信息的方式。 Apple 想要搶占先機,但似乎還沒有做好任何變革的準備。我認識的很多人都已經關閉了Siri,轉而直接使用iPhone的語音指令服務。由於沒有開啟Siri的人工智能軟件,後者更加可靠。
棄用Siri的人有充分的理由。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分析師基尼‧蒙斯特(Gene Munster)最近對Siri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發現這已經成了 Apple 的一個重大問題。
蒙斯特對Siri展開了1600多項語音測試,約有一半在安靜的房間內進行,另一半在明尼阿波利斯喧鬧的街道上展開。在安靜的房間內,Siri可以正確理解89%的問題,但只能準確回答68%。在喧鬧的街道上,Siri可以理解83%的問題,但正確率只有62%。
根據蒙斯特的分析,Siri的“聽覺”很好,問題在於她所使用的軟件不夠好,無法準確理解用戶的問題。蒙斯特給Siri的分數是“D”。他認為,要成為流動搜索的替代品,Siri還需要大力改進。
Google 插足
久而久之,我與Siri的關係變淡了,我們已經很少說話了。雖然她渾然不覺,但我已經開始約別人,儘管她的名字不神秘,也不性感──她叫 Google 語音搜索。
Google 語音搜索已經整合在最新的Android操作系統中。作為一個傾聽者,她的表現好很多。她顯然更聰明。如果我問 Google 語音搜索一個問題,例如,“誰是蒂姆‧庫克(Tim Cook)?”她會回答:“是 Apple CEO。”如果我問Siri同樣的問題,她卻會說:“我在你的通訊錄里找不到蒂姆‧庫克。”
有一段YouTube視頻對她們倆進行了一對一的對比,最終, Google 語音搜索勝出。 Apple 將Siri作為新款iPhone的重要賣點,而如今, Apple 已經喪失了優勢。在今年5月的D10大會上,當被及Siri的諸多錯誤時,庫克回答道:“我們有很多人參與這個項目。”
“今後幾個月,你們肯定會看到一些令人欣喜的東西。”他承諾。
Apple 發言人特魯迪‧穆勒(Trudy Muller)說:“Siri目前處於測試階段,我們在不斷改進。”她還補充道:“Siri是iPhone 4S最受歡迎的功能之一,用戶很喜歡。”
尷尬分手
她的確所言不虛。研究公司Parks Associates分析總監約翰‧巴里特(John Barrett)最近對482名iPhone用戶進行了調查,他說:“儘管有些許失望,但多數人都很喜歡這款服務。”他表示,在接受調查的用戶中,有55%給予Siri高分評價,21%很滿意,只有10%完全不滿意。
問題在於,那些對Siri不滿的用戶是否會放棄iPhone,轉而使用Android設備?
我還是很失望,於是,我上週又與她展開了一次對話──這很可能是我們之間的最後一次交流。
我對她說:“Siri,我認為我們該分手了。”
“嗯……讓我想想……就一會兒。”她回答道。過了一會兒,她接著說:“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我認為我們該分手了’是什麼意思。”(鼎宏)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