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連線》雜誌網絡版今天刊文稱,過去一個月,作為流動市場的主要廠商, Apple 和 Google 都發佈了最新版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操作系統。那麼哪一款操作系統能成為流動世界的王者?《連線》雜誌對 Apple 和 Google 的最新版系統進行了對比評測。
需要指出, Apple 的保密協議禁止媒體報導iOS 6尚未公佈的功能。因此,如果iOS 6的一些優秀功能沒有出現在這一列表中,那麼主要是由於 Apple 的這一限制。此外,兩款操作系統都沒有確定最終版本,因此功能還有可能繼續升級,調整或被刪除。
此外在這一評測中,《連線》雜誌僅對比了兩款系統都具備的功能。例如,Android系統擁有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但由於iOS系統並未涉足這一領域,因此評測中並未考慮該功能。
以下為文章全文:
Siri與Google Now
Google 並未給出語音服務的正式名稱。這一語音服務被集成在Android 4.1“果凍豆”系統的Google Now搜索功能中,因此並未受到太大關注。 Google 沒有命名該服務或許是由於該服務缺乏個性。該服務以女性聲音發音,而非類似Siri的機器人聲音。Siri就像一名患有輕度聽覺障礙的好友,而Google Now語音則是發音很好的機器人。
不考慮語音質量,兩款服務的搜索結果都有好有壞。在提供與事件和日常生活相關的信息方面,基於Wolfram Alpha的Siri表現較好,Google Now給出的信息則更類似維基百科的風格。從表面來看,兩款服務都適合獲取知識,但Wolfram Alpha給出的準確搜索結果以及Siri的表現方式使 Apple 成為獲取日常生活信息的良好平台。
不幸的是,在通過Siri獲得這些信息後,用戶無法進一步操作。 Apple 沒有以任何方式提供擴展信息,或是通過互聯網進行搜索的方式。而Google Now則不僅提供了該服務認為的用戶所需的信息,還能幫助用戶快速獲得 Google 搜索結果。如果單純考慮語音識別能力,那麼Siri能更好地理解簡單的自然語言,而Google Now則能準確識別一家墨西哥餐廳的名字。Siri在某些方面還有所欠缺。
Apple 已經採取措施,使iOS 6中的Siri能更好地提供體育、天氣和電影信息,並以更美觀的方式呈現。 Google 將“果凍豆”系統中同樣的服務稱作“知識圖譜”,提供了照片和地圖等內容。 Google 服務的信息量很大,但或許沒有 Apple 美觀。
Apple 的領先之處在於,用戶可以在iOS 6的Siri中發佈Facebook狀態更新或Twitter消息。如果在“果凍豆”系統中進行類似操作,那麼該系統會提示“設備不支援請求的操作”。考慮到Android集成Facebook和Twitter已有一段時間,因此這一結果令人失望。
Google 的另一個劣勢在於,用戶通過Siri可以直接打開應用。當iPhone中安裝了上百個應用時,這一功能非常有用,但如果應用名字較為奇特,那麼這一功能的表現也不是很好。例如,當用戶試圖通過Siri打開Rdio時,Siri總會提示用戶無法找到這款應用。不過,應用搜索功能通常情況下易於使用,並帶來了很大便利。
結論:如果已瞭解各自的缺陷,那麼Siri和Google Now語音搜索服務都表現良好。Siri看起來更好,而對社交網絡和應用搜索的整合是該服務的優勢。
Google 地圖與 Apple 地圖
儘管 Apple 最新的地圖應用提供了出色的衛星3D視圖,但 Google 地圖的功能仍遠比 Apple 地圖更強大。對於方嚮導航和位置搜索服務, Apple 沒有提供街景視圖。這是一個嚴重問題,因為街景照片遠好於單調的俯瞰照片。“果凍豆”系統將方嚮導航服務單列為一款應用,而該服務遠好於iOS 6中的同類服務。 Google 地圖還支援用戶創建路線,能幫助用戶選擇免費道路。用戶也可以自定義地圖圖層。此外通過 Google 縱橫,用戶還能看到好友當前位置。
最重要的是, Google 地圖提供了離線模式,這是 Apple 地圖不具備的。用戶只要選擇希望離線查看的地圖區域,隨後就可以在Android設備中下載對應的地圖數據。對於常常無法連網的用戶來說,這是一款必備工具。 Google 離線地圖的使用很簡單,而舊金山地圖在Nexus 7平板電腦中只花費了1.5MB流量。
結論: Apple 嘗試自行開發地圖應用是一項積極舉措,但 Google 在地圖服務領域有著更長時間的積澱。新版 Google 地圖應當出現在iOS設備上。
通知功能
Android先於iOS提供了通知功能,但最先進行嘗試並不意味著最好。 Apple 的通知系統在一方面能夠“殺死”Android,即在鎖屏螢幕上顯示通知信息。“果凍豆”系統的聲音通知很好,但用戶需要做很多操作才能查看通知內容。在iOS中,通知消息直接呈現在螢幕上,用戶無需解鎖設備,也無需通過下拉操作來查看。
“果凍豆”系統對社交網絡Google+的整合帶來了優勢,尤其是當用戶通過Google+分享照片時,照片將可以以完整寬度出現在Android通知頁面中。不過用戶不僅需要Google+,iOS通知頁面中也整合了Facebook和Twitter狀態更新。 “果凍豆”系統的電子郵件通知功能引人注目,但仍無法幫助Android在通知功能方面勝出。
結論: Google 最先提供了通知功能,但 Apple 擁有優勢。 Google 不僅僅需要考慮Google+。
社交網絡
結論:如果不考慮通知功能,“果凍豆”系統與社交媒體的整合表現良好。這基於Android系統的開放應用程式接口(API)。例如,“果凍豆”系統的“畫廊”應用完全開放,第三方開發者能直接接入。簡而言之,用戶Android“畫廊”中的照片可以被直接分享至Facebook、Twitter和Google+,以及GroupMe、Dropbox和FourSquare等應用。
iOS 6深度整合了Facebook和Twitter,但如果用戶希望在第三方網絡中分享“照片”應用的內容,那麼需要啟動該應用。
結論:儘管 Google 迫切希望面向所有用戶推廣Google+,但 Google 仍比 Apple 更開放。
Google Play與App Store
在面向消費者銷售內容時, Google 和 Apple 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做法。 Google 將所有商店集成在一個應用中,而 Apple 則不斷地分拆iTunes。如果用戶想要應用,那麼需要啟動App Store。如果想要歌曲,那麼需要啟動App Store。iBooks應用提供電子書,而Podcasts應用則提供有聲播客(視頻分享)。
Android系統中的一站式商店意味著,用戶不需要打開多個應用去查找不同的內容。不過這也導致用戶界面不是很好。 Apple 的多應用策略帶來了更美觀的界面,但不利於用戶發現內容。如果用戶搜索電影,那麼不會同時看到電影的原聲音樂。
實際上, Apple 和 Google 的模式均存在缺陷。兩者都不完美,也都不算糟糕。兩者都能以各自的方式正常工作。
結論:平局。
Safari和Chrome
瀏覽器之爭再次出現,但這一次並非網景對抗IE,而是Safari對抗Chrome。這並不是舊時代的瀏覽器戰爭,但兩者的競爭也引發了爭議。在發佈“果凍豆”系統的同時, Google 宣佈Chrome將成為Android系統的預設瀏覽器。為何花費了如此長時間才使Chrome成為Android的預設瀏覽器?原因只有 Google 瞭解。
Chrome支援無限多的標籤,並可以利用 Google 帳戶同步收藏夾和當前打開的頁面。不過Chrome最強大的功能在於統一的搜索和網址欄。
Safari也能同步收藏夾和已打開的標籤,但缺少統一的輸入欄。考慮到OS X“山獅”系統中的Safari已提供這一功能,因此iOS版Safari這樣做令人不解。Safari支援從流動瀏覽器發佈照片至Craiglist等網站,但該瀏覽器真正的優勢在於內建的“稍後閱讀”功能Reading List。
結論:很難判斷孰優孰劣,可以視作平局。統一的輸入欄是Chrome的優勢,但Reading List也是iOS 6的亮點。
根據以上對比評測,iOS 6小勝。除以上功能之外,兩個平台都還有一些其他出色的功能,例如iOS中的Facetime、照片流、VIP郵件和Passbook,以及“果凍豆”中基於位置的Google Now等。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Android手機用戶通常只會使用預裝的Android版本。因此儘管“果凍豆”是一款很好的系統,但除非用戶直接購買新款Nexus設備,否則將很難瞭解新版系統如何。而iOS用戶則可以第一時間獲得系統升級。(維金)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