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08/19 07:44 《各報要聞》幫政府找錢,國建基金將還利於民
【時報-各報要聞】財政困窘,為幫政府找錢投入公共建設,經建會規劃國家建設基金輪廓逐步浮現。經建會
主委管中閔構想將標售國公有土地予活化,高速公路證券化,並建議台電、中油民營化,並將部分公有股票
釋出給全民,還利於民。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9成均為社福等法定支出,歲出擴張規模愈來愈小,而我國租稅負擔率只有12.8%,為全
球最低,稅收嚴重不足,財政捉襟見肘愈形嚴重。
為增加公建彈性財源,因應反景氣循環,經建會月底前將向行政院簡報國家建設基金構想。
據了解,經建會以2008年金融海嘯時,澳洲政府規劃成立200多億澳元(約相當新台幣6000億元)的建設基
金為例,因應反景氣循環。
在財政正值困窘之際,管中閔認為,台灣也有必要釋出國有土地與國有財產,對象是釋出給全民、而非財
團,若公開釋股,就沒有圖利疑慮。
如何籌措政府財源繼續投入公共建設,上周經建會內部討論,目前對國家建設基金初步想法,是擬從標售
國有土地,高速公路證券化,還有配合國際潮流,將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民營化,並檢討現有公有民營事
業股票釋出,釋給民眾而非財團方式,還利於民。
據了解,管中閔認為,現行國營行庫例如台銀、土銀,沒有非維持國營的必要,目前政府手中持有許多國
公有企業,政策上都是沒有必要,且未必有效益,例如桃勤公司,就沒有必要維持公有,像交銀過去有政策
性任務,後來變成兆豐金也非最好方式民營化。
另三商銀公股有無需要公股持有,也可討論,這些都將全面逐一檢視,逐步將公股釋出,官員說,也許不
是明年一步到位,但三、五年,或不超過十年應該到位。
至於既有200多個基金,立院要求檢討裁撤,管中閔在內部會議中,也認為可以規劃是否進一步統合,例如
國道基金、港埠基金是否可以統合在國家建設基金之下,讓基金在公共建設方面扮演更積極的效益。(新聞
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朵花給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