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美食外送平台將納食安管理 檢舉獎金惠而不實令「吹哨者」卻步
近年來「宅經濟」帶動不少美食外送平台崛起,消費者能省去麻煩又可享用美食,而商家也多了一條銷售的管道;然而,食品在運送過程中卻也可能潛藏著食安的漏洞。此外,在政府稽查人力有限的情況下,許多黑心業者被揭發,主要都是依靠「吹哨者」的檢舉,儘管相關法令有提供檢舉者獎勵和安全保障,但實際上在執行時卻有極大落差,反而可能成為落實食安的阻力。
隨著夏天的腳步逐漸逼近,在氣溫日漸升高的情況下,食品在運送過程中很容易質變腐壞,成為整體食安機制的漏洞;因此,衛福部食藥署在日前宣布,自7月起所有的美食平台都必須納入「食品物流業」管理,且必須主動登錄,以強化對於食品業者資訊的掌握,違規者除了最高可開罰300萬外,更可能遭到停業。
對此,消基會執行董事游開雄指出,按目前《食安法》的規定,運送食品的業者也屬於食品業者,但食藥署新增的登錄機制,似乎僅是為了追蹤外送平台所運送食品的來源,而不是所謂的「食品溯源」,所以很難去杜絕食安事件的發生。
游開雄認為,食品保存的環境攸關消費者是否吃的安全又健康,因此餐飲業者應該與外送平台共同制定出內部的規範,當有消費糾紛產生時,兩者之間都要付連帶責任,這樣對消費者才是最有利的;同時,也應該對美食外送平台的運送工具進行規範,以確保食品在物流的過程中不會產生衛生安全上的風險。
「外送平台應該要加強警示與提醒的機制,當消費者下單時,明確告知消費者等候時間,並提醒消費者要隨時留意訊息,才能做到兩方自保。」游開雄說,目前消基會較常見的申訴案例是「折價與運費」的糾紛,而App上寫得密密麻麻的規範對消費者的便利性不足;所以他建議消費者,一定要將對話的內容截圖,當遇到糾紛時,這些都將成為有利的證據。
除了美食外送平台可能潛藏食安危機之外,受限於政府稽查人力與強度不足,近年來大多數黑心業者被揭發,主要是依靠「吹哨者」來自內部的檢舉。不過,儘管法規中明定檢舉獎金最高金額可達400萬,但立法委員陳學聖指出,在以往多次的食安事件中,由於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相互推諉,導致絕大多數的吹哨者獎金都是看的到拿不到。
陳學聖以去(2018)年8月發生的元山「黑心蛋」事件為例說明,當時元山蛋品經人檢舉被查獲使用變質腐敗的次級蛋加工製作蛋液產品,後來業者雖已遭裁罰並追究相關法律責任,但當初檢舉本案的吹哨者卻長時間無人聞問,直到9個月後才被桃園市政府通知可領取檢舉獎金10萬元;反觀同時期的台中市政府,面對同類案件,僅在案發1個月後就已經先行發放350萬元的高額獎金。
陳學聖痛批,吹哨者在蒙受可能失業、甚至是人身安全遭受威脅的龐大壓力下挺身檢舉黑心業者,但現行法規對於獎金的發放卻完全取決於地方政府的決心、態度與財力;此外,中央手握豐厚的食安基金,卻從未對部分財政困窘的地方政府就檢舉獎金發放伸出過援手。他認為,未來應強制各地方政府每年公布檢舉獎金的發放狀況,這樣才能對頂著極大壓力的「吹哨者」做出實質的保障。
另外,陳學聖還提到,據傳有部分黑心的食品業者利用外籍移工,將回收應銷毀的過期食品重新貼標再販售,過程中完全不透過本地勞工以避免遭「吹哨者」的檢舉,未來政府應加強稽查、推動修法阻絕漏洞,才不會讓黑心的業者再度有機可乘。
文章來源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