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到中年注意保養四“零件”

[複製連結] 查看: 29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062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15 17:1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ne0629 於 2014-2-15 17:18 編輯

中年老化從老花眼開始

中年人最早意識到自己老化,也許是從老花眼開始的。45~50歲的人,看書看報時,發現字體模糊,放得遠些才能看清,這種癥狀即謂“老視”。

40歲以後,眼調節力降低,近點距離增大。這是因為中年以後,眼球的睫狀肌力減退,晶狀體逐漸失去彈性所致。老視的形成,是一種自然的生理變化。也有人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晶狀體的硬化,而睫狀肌衰弱是次要的因素。老視的矯正,應當經過驗光后配戴老視眼鏡。

眼內晶狀體混濁的變化稱為白內障,發生於老年人而無其它原因可解釋者,稱為老年性白內障。人眼晶狀體一般在45歲以後,即有混濁改變。其中發生在晶狀體中央的核性白內障,危害視力嚴重,幸較少見。白內障發生的原因及機理目前尚未全明了,一般採用手術治療。

中年以後的另一種致盲性眼病是青光眼,據資料所述,在40歲以上的人口中,青光眼發病率佔1%~2%,其致盲人數,在全部盲人中佔10%左右。青光眼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

原發性青光眼為眼內壓升高、視力降低、視野縮小,最後導致失明。發病原因可能與精神因素有關。繼發性青光眼,是由其它眼病引起的,也應警惕。

除此之外,中年人最易患頸椎病,而頸椎病也可引起視力障礙(稱為頸性視力障礙),不可忽視。

維持聽力從保養耳朵開始

人到中年,第二個容易發生問題的“零件”是耳。人的聽力,在20歲左右最靈敏,40歲以後漸漸減退,屬於全身組織老年性衰變的一部分。高音調比低音調聽力減退要早,而且呈進行性進展。

一般來說,體格健壯的,聽力也好。女性比男性聽力好。據耳科專家測定,中年以後,多發生感覺神經性耳聾。這在那些濫用抗生素等藥物者中更為多見。另一個引起中年耳聾的原因是耳硬化症。

最近國外報道,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耳聾,就是耳硬化症所致。此病是內耳迷路局限性骨質自行吸收,形成富於血管的新生海綿狀骨質,故又稱耳海綿化症。其臨床特點是進行性耳聾,在噪音環境中,聽力反而有改善。

第三個“零件”是鼻。

人到中年以後,最常見的是由於嗅覺神經中的纖維數量減少所致的嗅覺減退;全身免疫功能減弱而反覆發生的鼻炎、鼻副竇炎;其次,是由於鼻黏膜較乾燥,且多高血壓或動脈硬化而發生的鼻出血。

另據統計,鼻咽癌男女發病比例為2.2:1,年齡在30~69歲的患者佔88.52%,其中以40~49歲患者較多,也要引起注意。

護好牙齒提高生活質量

第四個“零件”是牙。中年以後,齲齒、牙周病和齒缺失,已成為主要的疾病之一。四十歲左右牙齦逐漸萎縮,牙齒間隙明顯露出,牙冠磨損嚴重,對冷熱酸食物的刺激比較敏感。牙齒的動搖性增大,牙的血液供應不足,牙齒極易脫落。

故年歲越高,存牙越少。據調查,每人平均存留的牙數:10~19歲為30個,20~29歲為28個;30~39歲為27.4個;40~49歲為27個;50~64歲為26.2個;65~69歲為25.6個;70~79歲為19.6個;80歲以上為5.97個。

牙齒脫落的情況各不相同,一般是磨牙最易脫落,尖牙和切牙較牢固,上頜牙較易脫落,下頜牙存留較多。剩下的牙,很難咀嚼食物,使消化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口腔衛生和牙齒保健,對維護中年人的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碎鑽 +1 幫助 +2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 1 非常讚
Albar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