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台北和平論壇揭幕 籲重視海洋意識

[複製連結] 查看: 164|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o3344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8-3 15:5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新頭殼newtalk 2013.08.03 王立柔/台北報導
為促進東北亞海域和平,「海洋和平台北論壇國際研討會」於今(2)日上午召開,在這一整天的論壇裡,來自日本、菲律賓、韓國、烏蘭巴托、中國等外賓齊聚一堂,交流彼此的經驗,強調海洋的精神、重新定調世界觀與公民社會的力量。
在黃澄澄的燈光下,會議廳坐了約60位來賓、聽眾,大家皆關切東北亞海域的發展,以及海洋資源的流動。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瑤華開宗明義地說,據希臘哲學家的說法,水是生命的源頭,可是人們過去太受制於陸地觀點,沒有從海洋的角度看見休戚與共的世界觀。
近來國際間有關海洋主權及魚權等爭議頻傳,綠色陣線秘書長吳東傑則表示,先前菲律賓海警射殺台灣廣大興號漁民後,除了我方政府要求道歉、重啟調查,且菲律賓也道歉之外,旁觀的美國、西班牙、越南等國也紛紛作出評論,中國更基於政治上的盤算而表態;但這些關注都還侷限在「政府」的說法,而非公民的聲音。
吳東傑引述中國維權律師陳光誠來台時留下的一句「人權應該超越主權」,表示永續發展的潛力是每個人都應獲得的保障,就像廣大興號的漁民不該遭受暴力對待;他說,處理這類事件時若能傾聽公民社會的心聲,爭端會慢慢減少。
獨立研究工作者夏黎明則介紹個人的研究,從歷史脈絡來爬梳台灣社會的海洋意識,說明過去數百年來,空白海洋的地圖最多,往往是陸塊上畫得滿滿的,海上卻什麼都沒有,顯示人們的海洋意識薄弱;而透露海洋凶險的濤險主題式地圖,只出現在清代末期,人們鮮少平實、積極地看待海洋。
夏黎明也解釋,日本殖民時期的海洋經營戰略,改變了台灣的地理區位,卻沒有改變人民的海洋意識,直到皇民化時代,本島人的菁英階層才逐漸產生一種「大東亞共榮圈」的意識。而國民黨政府戒嚴、封鎖海洋之後,人民的海洋意識又大幅削弱,甚至比不上清代,近20年來本土意識抬頭,太平洋意識才跟著出現,好比思考原住民的定位時,也從山地人變成了南島語族。夏黎明總結,想要理解自身,必須理解自身如何看待海洋,以及如何被海洋看待。
達悟族紀錄片工作者林建享則透過影像,提到政府曾對達悟族的船開罰單的事情;文化傳統明明比政府久遠的達悟族被處罰,透露出政府思維的僵化、原住民族遭受的的不好對待。

奇摩新聞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