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 自知之明的自信

[複製連結] 查看: 24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696569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6-7 06:5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自知之明的自信
  
  自信心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原動力,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來勇往直前,而且能夠貫徹到底。缺乏自信心的人,做事容易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可是一般人卻因此誤以為自負和驕傲就是自信,只要大聲講話、動作誇張就是有自信心。殊不知人往往是因為沒有自信心,才會大聲講話;因為膽怯,才會誇大動作。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解,都是因為不瞭解自信的真意。
  
  自信,來自於對自己的瞭解。對自己瞭解得愈清楚,自信心就愈堅定。這就如孔夫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清楚自己的智慧、體能,明白自己的 觀念、學問和能力,包括財力、腦力和技術,連自己的缺點、限制也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此徹底瞭解自己的能力,自信心才得以建立起來。
  
  為什麼要知道自己的缺點呢?譬如,我某一天如果喉嚨有一點沙啞,就應該要調整說話的聲音和速度,講小聲一點,或是講慢一點。知道自己的缺點所在,只要 留心注意,適應調整,一樣能把任務完成。所以有缺點沒有關係,但是要清楚知道,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得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又例如:我雖然知道電腦很好用,但對電腦一竅不通,如果問我電腦方面的問題,我不會講;我也不懂政治,如果問我政治方面的問題,我不會講,即使逼我講,我也不敢講、不會講,也講不出來,因為我知道我會講錯。這就是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也是一種自信心,這樣的自信心來自於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所以認識自己的缺點,也是自信心的來源。
  
  那麼,所有不懂的東西都要去學會嗎?倒不一定。只要將自己所會的部分奉獻給他人,如果在自己的領域和工作範圍之中還有不會的、不懂的,才要盡量學習、 練習,以強化自己的根基,成長自己的能力。至於周邊其他學問,只要略知常識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別放下自己的本行,轉而摸索周邊的學問,否則就像俗話說的 「撈過界」:這就像是,如果我以出家人的身分來談電腦或政治,不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且貽笑大方嗎?
  
  「自知之明」也包括清楚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少,能夠如實瞭解自我,就能適時調整身心與環境的互動狀態,充分發揮潛能,避免過多的擔憂。由於擔憂、害怕、得失心減少了,因此也就有了自信心。
  
  以我為例,我演講或是教人修行,我一定很有自信心,因為這是我的本行,也是我所熟悉的,我只要將我所知的、所信的,以及所瞭解的,如實表達出來就可以 了。即使對方不接受,或是取笑我,那也沒有關係,因為每個人各有其立場和想法。但如果有機會,我會請教他無法接受的部分,或是笑我的原因,如果他說得很有 道理,我也會欣然接受。
  
  自信心的建立,一定是在於自知。因為自知,所以能夠自我成長;因為對自我認識清楚,所以能夠自我努力、自我奉獻。能奉獻多少,就奉獻多少,沒有過多的憂慮煩惱,生活也得以自在。可見得,建立正確的自信心,對我們的人生十分重要。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chayka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