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PTSD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複製連結] 查看: 247|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5 11:51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PTSD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大紀元時報記者謝亞晴〉台灣經歷數次重大災難,處理經驗逐漸成熟,目前共有十九縣市設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詢專線,可提供遭遇重大創傷民眾相關協助。
災難心理衛生在台灣起步較晚,民國八十六年,台北市立療養院(http://www.tcpc.gov.tw/)加入林肯大郡重大災難現場支援,翌年,又加入華航空難的支援,民國八十八年,台灣發生九二一震災,至民國八十九年,台北市立療養院受臺北市衛生局委託成立「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業務之一即設置專員負責從事災難後心理復健。

現任台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魯中興曾參與過多次重大災難現場處理,他表示民眾所產生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主要分為三種典型反應及夾雜的罪惡感或生氣:

1﹑請入式干擾:亦即大腦中不時出現災難現場畫面、味道,就連夢中也無法逃脫。

2﹑逃避相關線索:受到創傷的人會逃避平日進行的娛樂,或是逃避想起災難的現場、人物等,更有甚者以喝酒麻醉自己。

3﹑身體處於激惹狀態:突然出現受驚的樣子,並呈現焦慮、失眠狀態。

魯中興進一步指出,平日人們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反應,大腦都可消化,而成為一種回憶。但經過重大打擊的人,強烈的刺激無法在腦中消化,卻都堆積在腦中的杏仁體(為人體情緒管理中樞,狀似杏仁,位於腦幹上方)中,無法讓大腦「歸檔」,就會時時出來作怪。

「很多人都無法自行消化這些情緒」,魯中興鼓勵周遭的人多主動關心他們,多聽他們的傾訴,可幫助他們消化尖銳的情緒。

遭受心理重大創傷的人們也容易產生生活失序問題,周遭的人可藉由維持固定生活步驟來引導其走回正常生活,重新面對自己,例如:鼓勵食不下嚥的人維持少量進食,可以自行處理的事情盡量讓他們自己處理,使其行為規律下來,讓受創的人心思遠離受創事件。

「接下來,他會慢慢釐清自己的感受,心理的歸心理,生理的歸生理。」

魯中興認為人的一生中,貯存有許多心靈的存款是可善加利用的,例如很好的個性、緊密的友誼等等,這些都可發揮功用,是協助「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們走出陰霾的捷徑。


資訊來源: 生活萬象/EQ充電站epochtimes.com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