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娛樂] 柏林愛樂春之祭 百年名曲饗樂友

[複製連結] 查看: 14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no37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1-1 10:4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邱祖胤╱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1月1日 上午5:30中國時報【邱祖胤╱台北報導】

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流行百年而不退燒,究竟有什麼祕密?古典樂界的天團柏林愛樂交響樂團這次來台,將由指揮大師賽門拉圖親自領軍,解開這個百年之謎。

賽門拉圖表示:「毫無疑問的,《春之祭》是20世紀最具開創性的作品,它完成於1913年,一次大戰發生之前,全歐洲瀰漫著一股大禍臨頭的感覺,史特拉汶斯基試圖透過這部作品,重現有關暴力相向、大地崩裂的現象。這些令人震撼的畫面,其實是作曲家每年春天在俄國看到的景象。史特拉汶斯基透過《春之祭》讓戰火下的乾枯大地回春,同時也宣告音樂的新時代來臨。」

過去柏林愛樂在卡拉揚等大師的帶領下,全力耕耘德奧曲目,賽門拉圖接任音樂總監之後,開始跨足現代音樂,他一上任就開始推動「未來計畫」,聚集來自25國共250位青少年,在他和編舞家莫爾頓(Royston Maldoom)的指導下,花了3個月時間排練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感人的過程被拍成紀錄片《舞動柏林》,至今這項計畫仍持續進行。

《春之祭》的創作源於1913年俄羅斯芭蕾舞團委託史特拉汶斯基創作,由舞蹈家尼金斯基編舞,內容描述宗教儀式中獻祭女子過程,作曲家前後修改了7個不同版本,柏林愛樂這次演奏的是1947年版。

樂曲引人熱血沸騰的祕訣,一是取自俄國民歌旋律鋪陳出遠古時代幽情,二是極其複雜的節奏,編織出極度瘋狂的氛圍。《春之祭》同時使用不同調性在樂曲間行進,讓對比性強烈的樂器互相對話,以及不協和音的大量使用,對20世紀現代音樂有長遠的影響。

賽門拉圖說,《春之祭》的旋律及節奏,帶領人們認識自我,找到生命的希望,「它的厲害之處,不在喧囂的音響及詭異多變的節奏,而在於那份充滿原始活力的能量,能啟發人類自我探索,刺激想像,進而找到生命的意義。」

柏林愛樂11月來台演出,8日開幕之夜演出布列茲《符號》及布魯克納《第7號交響曲》;9日演出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舒曼《第1號交響曲》以及普羅高菲夫《第1號小提琴協奏曲》,地點在台北國家音樂廳。





來源:yahoo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