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拒毒澱粉 古法米食8日上桌

[複製連結] 查看: 93|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蝶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2 15:4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自由時報 – 2013年6月2日 上午8:44










〔自由時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不畏毒澱粉風波,台北市「草埔仔四崁仔米食文化節」六月八日將如期舉辦,在地的大同區國順里長陳穎慧說,在地米食小吃以古法製作,較沒受到工業化洗禮,「沒有掃到毒澱粉颱風尾」,政府應認真推廣傳統小吃;即使剩最後一間製粿店,還是會舉辦美食文化活動。

國順里米食節活動舉辦十五年,將米食結合在地文化,傳授年輕人包肉粽、做紅龜粿,台北市商業處長黃以育說,將與國順里地方人士開會,要求每樣食品都要有安全檢驗證明。陳穎慧說,目前已有芋圓、米苔目、番薯圓等食品的檢驗證明,後續會檢驗粿製品。

草埔仔、四崁仔是國順里及周邊里的舊名,清末時期,家家戶戶都在做粿,陳穎慧說,當時有位柯老太太,將古早可食用紅珠糕混入粿裡面,當成祭品拜天公,全盛時期有一百廿間家庭工廠,發展出紅龜粿;民國三、四十年變成大眾零食,連九份商家也來採買。

陳穎慧說,傳統粿沒有塑化劑等添加物,「消費者都是內行人」,外行才會去超商買東西,做完粿用電風扇吹到天亮,天然固化,今天做明天賣,現做現吃,「我們沒有能力放在大賣場,都在菜市場賣」。

不過,國順里正面臨傳承斷層危機,做粿都要利用深夜、凌晨,年輕人寧願去上班,陳穎慧嘆,政府沒有太多協助,讓米食文化漸漸消失,但即使剩最後一間製粿店,還是要舉辦美食文化活動。

今年米食節主題為「端午迎仲夏 國順飄粽香」,呼應端午節及考季,將恭迎三和宮文昌帝君坐鎮,現場連續擲三聖杯的前五十人,可獲得竹籃狀的狀元及地包,內含文昌帝君加持的發粿、肉粽及米糕。當天下午一點半至四點半有包粽活動,參加者六月五日前至國順里辦公室報名繳交一百五十元,當天可獲得十顆數量的肉粽材料,現場包完可帶回家,另有一元肉粽叫賣,限量一百顆。

來源雅虎新聞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