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 放下心中的「怕」

[複製連結] 查看: 29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696569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4-4 10:5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放下心中的「怕」
  
  一個年輕人準備出遠門。他動身前拜訪了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就寫了三個字:「不要怕。」又說:「孩子,人生的秘訣有六個字,今天先告訴你三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後,當年的遊子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回到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不料老人家已在幾年前去世,族長家屬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說:「這是他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拆開信封,又看到三個字:「不要悔。」
  
  佛教說,苦是人生的實相,人所以會有痛苦,是因為害怕的事情太多,怕被偷、被搶、被傷害,乃至怕沒有錢、沒有工作、沒有兒女老婆……因為所怕的事情很多,多數人活在不安的恐懼之中,所以觀世音菩薩能為眾生「施無畏」,因而特別受到大眾信仰。
  
  其實,人生也有很多「不怕」的時候:
  
  一、耳聾不怕人家罵。耳聰的人,可以聽世間的音聲固然很好;假如聾了,也不必沮喪,耳不聽心不煩,即使別人對你有所批評辱罵,因為聽不到,也就樂得自在。
  
  二、死時不怕人家嫌。人活著的時候,怕別人藐視的眼光,怕他人批評的語言;人一旦死了,無論你怎麼嫌他,他都不予理會。因此,人到了死的時候真是萬般放下,即使最心愛的東西被拿走,他也一概不管。死,本來是人所畏懼的,而自然的死亡其實也是人生放下的好機會。
  
  三、理直不怕輿論偏。人要講道理,但有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當你遇到一些有偏見、不講理的人,即使講再多的道理也沒有用。所以,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只要自覺公正、公平,哪怕一些偏激的人曲解我們,我們只要想「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也就不必為此牽掛太多。
  
  四、心慈不怕世道險。世間上最可怕的東西不是毒蛇猛獸,也不是洪水地震,而是世道人心。所謂人心險惡,有時候朋友之間,甚至父母同胞之間,遇有利害衝突的時候,也會不惜一切相互殘殺,就算英明如唐太宗也有玄武門的兄弟相殘之舉。儘管如此,吾人要心存慈悲。所謂「舉手不打笑臉人」,慈悲的人沒有敵人,也就不怕世道的艱難險惡了。
  
  五、膽大不怕妖魔擾。人,有的天生膽大如天,有的生來膽小如鼠。吾人在世間生存,倒不一定要膽子大。膽大的後面要有道德、良知、智慧支撐,如此即使外境上有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社會上有恩怨情仇、政治上有各種迫害,因為我們有膽量面對現實,理直則氣壯,又何足懼哉?
  
  六、勤學不怕天資魯。有的人常慨嘆自己沒有智慧,天生魯鈍,因為沒有才華,無法為人所重視。其實,世間無常,一切都不是定型的。如果自覺智慧不夠,只要有勤奮好學的精神,「人以一之,我十之」,又有什麼不能成的呢?歷代有不少人四五十歲才考取進士,就是現在的大學也有一些五六十歲的老學生,所以只要勤學,天資也不能斷定人的一生。
  
  七、智高不怕難事臨。吾人一生當中所面對的事情,有的輕而易舉就能解決,有的則會遇到艱難困苦,不容易通過。人的前途就如登山,只要鍥而不捨,運用智慧,就沒有登不上的。
  
  八、志堅不怕境界考。人生的考驗很多,貧窮是考驗,事業不順是考驗,愛情受挫是考驗,受人傷害失去尊嚴更是考驗。而一個人只要立志發願,任何逆境則沒有通不過的。
  
  人生與其畏縮退後,不敢向前承擔責任,何不挺起胸膛,迎向前途,勇敢一戰呢?
  
  佛光菜根譚
  
  「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經常保持一顆無事的心,必能享受沒有夢魘的清寧。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tangiuanbor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