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慎防保健食物陷阱

[複製連結] 查看: 201|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ndy321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4 14:2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愈來愈多香港人進食保健食物來改善健康問題,而這股風氣一早已吹襲美國、加拿大等地,當地的保健食物市場非常龐大,幾乎人人每天也要吃幾顆小丸子續命,但有趣的是,歐美社會物質豐饒,甚至營養過盛,有必要額外進食保健食物嗎?

香港這個已發展城市的情況亦然,市民在保障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應該想一想自己有多需要這些額外營養;同時亦要小心保健食物的陷阱,吃得不宜或過量,反倒為身體帶來損害。

保健食物通常標榜有營養成分如維他命、礦物質等,屬於飲食的補充劑(supplement),即在日常生活、飲食之外添補營養。註冊營養師潘仕寶(Sally)表示,香港政府並無機制管理保健食物,通常要「出事」,即有市民因服食保健食物而不適或生病才有傳媒報道,頗為後知後覺。數年前消費者委員會的測試發現,多款魚油產品含有滴滴畏( DDT)殺蟲劑、重金屬砷及鉛;此外,有魚油丸及魚肝油丸分別誇大DHA及EPA含量七成及近九成。雖然衞生署對保健食物的宣傳用字有指引,但很多產品廣告字眼仍然非常誇張,市民必須自行提高警覺。

胡亂服食易相沖

保健食物的原意就是因為飲食不均衡而需要額外補充,Sally認為保健食物有其可取之處,例如有人不愛吃魚,但魚類的奧米加3脂肪酸可以促進心臟健康,故有服食魚油產品的需要;另外孕婦也要吸收葉酸幫助胎兒發展,或貧血人士要得到更多鐵質等,保健食物絕對有其實際需要。一般市民固然可以服用保健食物,但某些人士卻要特別留意,以免「相沖」,如孕婦、兒童、長者或長期病患者,事先要向醫生或營養師諮詢。例如魚肝油有大量維他命A及有機會蘊含重金屬,對孕婦都有產下畸胎的危險性,並非任何保健食物都適合任何人。

以魚油丸為例,當中蘊含的DHA及EPA可促進腦部發展,然而對於成年人來說作用不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奧米加3脂肪酸補充品有機會增加出血的風險,進行手術人士及服用抗凝血劑者就不宜服用。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建議奧米加3脂肪酸的每天攝取量不應多於三克,以免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雖然保健食物的藥用成分劑量不多,未必即時帶來健康問題,長遠卻影響身體,而營養過盛也令身體受損。Sally表示,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每個成年人每日約須一百毫克的維他命C,但一顆維他命C丸可能已有五百至一千毫克,每天服用超過一千毫克維他命C可能引致腸胃不適;每天吸收多於二千毫克更有生腎石的危險。另外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標榜可以維持關節健康,但同時會減低降血糖藥的效用,糖尿病人服用後可能令糖尿指數紊亂,服用其間應注意血糖水平。

保健食物非靈丹

市民選擇保健食物時,別陷入廣告堆砌出來迷思之中。Sally解釋,有保健食物標榜可治理長期病,雖然這些產品確可提高病人抵抗力,但如真有治療的「神奇功效」,就不會有人生病;所以,保健食物只屬輔助性,最合理的宣傳或說明字眼,是告訴消費者服用保健食物之餘亦要配合均衡飲食,或服用前諮詢醫生意見。

市民常誤解服食保健食物就不必均衡飲食,Sally舉例指服用維他命C丸只能補單一營養,倒不如吃橙,既有維他命C亦有其他營養如纖維。保健食物常見的營養成分如綠茶素、茄紅素等,乃抽取該食物的精華提煉而成,市民可直接食用該食物,兼而吸收食物的其他營養。

有人會從網上或托親友從海外購入保健食物,但我們不了解產出地對保健食物的監管,吃出事也無從追究;反而某些香港製造的保健食物列明是本地大學研究成果,消費者有投訴渠道,更有保障。

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保健食物?Sally建議於購買前諮詢專業人士意見,例如一些大型連鎖護理品店或藥房也有註冊藥劑師駐守,可向他們講明自己病歷及用藥狀況,另外也可向家庭醫生徵詢。因為飲食習慣出現問題而需要保健食物的,大可向註冊營養師求助,直接改善飲食習慣。至於擁有正常體格及均衡飲食習慣的市民,就要想想是否真有需要服食保健食物,畢竟這些是額外補充的營養,並非必須。
資料引用自fdzone網站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