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臟病年輕化,牙痛、呼吸不順、肩膀痛可能是發病先兆

[複製連結] 查看: 56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ndy321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3 12:4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工作過勞、飲食沒節制,成為心臟病的高危因素,而沒徵兆的突發性心臟病亦見增加。公立醫院研究顯示,今年首7個月因急性心肌梗塞而入住深切治療部的病人中,近8成屬突發性,事發前沒有明顯病徵;心臟病患者亦見年輕化,近1成在50歲以下,最年輕僅30出頭。有醫生指,不少患者忽略心臟以外的病徵,如呼吸不順、牙痛、肩膀痛或胃痛,也可能是發病先兆。心臟病乃本港第二號殺手,根據衞生署的數字,去年因心臟病致死的人士佔全港死亡人數約15.6%,人數多達6,400人,當中以冠心病的比例最多。香港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參考聯合醫院內科部心臟專科的數據指,今年1月至7月期間,因急性心肌梗塞而入住心臟科深切治療部的107位病人中,76%人屬突發性,即病發前無明顯病徵或不知道患病。

事實上,當中更有32%病人在入院檢查時始知自己有各種的心臟病高危因素,包括高膽固醇、高血糖或高血壓等。年紀愈大,心臟病的風險愈高,但根據同一醫院的資料發現,過去12個月入住心臟科深切治療部約180多名病人,近1成即約16名病人屬50歲以下,其中4位更不足40歲,最年輕者僅30出頭。

香港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主席譚劍明醫生解釋,冠心病由於冠狀動脈血管老化,或膽固醇積聚於血管內形成斑塊,令冠狀動脈收窄及阻塞,引致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心肌缺氧;一旦血管被血塊完全栓塞,會引致心肌梗塞、心肌壞死,嚴重者會猝死。但譚稱,半數心臟病發者並非因心血管完全收窄引致,急性心肌梗塞亦不一定發生在嚴重狹窄的血管,「血管可能是輕微收窄,或有破損,產生血塊已可造成梗塞。」雖說不少突發性心臟病沒有病徵,但該會副主席陳志堅醫生則指,不少人將心絞痛誤當胃痛、肩膀痛錯以為是肌肉拉傷,「由於神經反射,不少人以為牙痛、胃痛、肩膀痛與心臟病無關,事實上已是一種警號!」

心臟科專科醫生林家慶補充,一般而言,急性心肌梗塞應接受通波仔搶救,手術時間僅約1小時,不過手術具有併發症風險,尤以70歲或以上人士的風險較高,而愈年輕患上心肌梗塞,復發的風險亦愈高。他又稱,臨床發現患心肌梗塞人士未必是肥胖者,「高膽固醇等不一定只發生在肥胖人士身上。」陳志堅建議40歲或以上人士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及早發現是否患高血壓、高膽固醇或高血糖等風險,若出現心口痛、呼吸困難或氣促等病徵,宜盡快求醫。
資料引用自fdzone網站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