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娛樂] 龐克搖滾教父逝 路瑞德享壽71

[複製連結] 查看: 178|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no37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0-28 18:5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中央社 – 2013年10月28日 下午2:46(中央社紐約27日綜合外電報導)將民謠式的抒情歌詞與龐克搖滾的嘈雜黑暗相結合、開創搖滾新境界的「地下絲絨」(Velvet Underground)樂團主唱路瑞德,今天因肝臟移植手術併發症病逝紐約家中,享壽71歲。

路瑞德(Lou Reed)影響無數樂團,有「龐克搖滾教父」之稱。他也是創作人,1972年的知名單曲「完美的一天」(Perfect Day)即出自路瑞德之手,爾後也被電影「猜火車」(Trainspotting)以及影集「唐頓莊園」(Downtown Abbey)作為插曲。

經紀人透露路瑞德死訊後,樂界紛紛致哀。1965年與路瑞德聯手打造「地下絲絨」(Velvet Underground)的威爾斯音樂人約翰凱爾(John Cale),在個人網站寫出痛失老友的心情:「世界失去了1位傑出的創作人與詩人...我則是失去了學校裡的麻吉。」

路瑞德1942年出生於布魯克林區,1965年在紐約創立「地下絲絨」,雖然樂團頗受歡迎,但以銷售量而言,「地下絲絨」在1960年代稱不上重大成功。

儘管如此,「地下絲絨」透過樂壇經紀人,也就是普普教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精心打造創造不少話題,包括以香蕉作為首張專輯封面等經典之舉,都吸引不少死忠歌迷。

而路瑞德不僅是樂團主唱兼吉他手,更具重要地位的是他創作的歌詞。他的詞挑釁意味濃厚,早年還屬禁忌的「雌雄同體」、「不正當性愛」、「嗑藥」等詞彙,都透過他的筆寫入歌中,因此他也被視為擴大搖滾詞藻的先驅。

如「海洛因」(Heroin)中的「這是我的老婆,這是我的生活」(It"s my wife, and it"s my life.),描述口交、謀殺、注射毒品等的「Sister Ray」,提及變性、毒品與男妓的「變壓器」(Transformer),以及半自傳性質的「搖滾」(Rock and Roll),都為搖滾迷耳熟能詳。其中又以1972年的獨唱曲「險路」(Walk on the Wild Side)最為膾炙人口。

而路瑞德更被各界視為啟發龐克藝術與龐克搖滾的始祖,在搖滾樂迷心目中,地位猶如教父一般,啟發無數樂團與後起之秀。像是R.E.M.、超脫(Nirvana)、音速青春(Sonic Youth)等樂團,或多或少都受到路瑞德的影響。

英國音樂人布萊恩伊諾(Brian Eno)就曾貼切形容路瑞德的地位:「『地下絲絨』首張專輯只賣了1萬張,不過每個買的人,後來都組了樂團。」

路瑞德晚年心力多投注在攝影以及展出作品方面,他一生結過3次婚,最後陪伴身邊的是2008年結褵的表演藝術家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譯者:中央社鄭詩韻)





來源:yahoo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