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 東協大躍進 台灣倒退嚕

[複製連結] 查看: 6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蝶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14 01:1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撰文/楊卓翰 | 今周刊 – 2013年6月13日 下午1:04

經濟成長也能有不同的樣貌? 誰想得到,新加坡成長亮點不是金融,而是觀光?誰想得到,馬來西亞不賣油元,而是全球第六大IPO市場?誰想得到,泰國製造業成長率衰退,取而代之的竟是文創產業?東協用軟實力,轉型又快又準,顛覆你對經濟成長的印象。

我們來玩個遊戲。把亞洲國家分成兩組,一邊是活力旺盛的新生代演員,一邊是走下坡的過氣明星,你會把台灣分在哪一組?應該是後者;至於前者誰領風騷?是經濟快速崛起的東協國家。

東協亮眼的經濟成績,大家耳熟能詳,但他們到底憑什麼大放異彩?人口年輕、資源豐富,這些天生麗質的條件,是我們已知的答案;不過,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經濟成長動能,正在東協國家發生。

《今周刊》特別走訪東協三強: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發現這些國家的經濟成長動力,已從傳統的天然資源及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一樣是辛勤耕耘的工作者,一樣夢想著賺全世界的錢,不同的是,當台灣仍在走搶訂單、拚出口的老路,這些年輕仔,早就用軟實力,開出一條嶄新的路。台灣,意識到自己的競爭對手已經改變了嗎?

走在新加坡的街上,到處都是人、人、人。台灣人、中國人、美國人、馬來西亞人、中東人,他們把旅館住滿、把街道塞滿、把餐廳坐滿。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不同身分,只有一個共通點:口袋裡都裝著飽飽的鈔票,特地飛來新加坡消費。

面積只有兩個台北市大的新加坡,去年湧入的觀光客人次達一千四百萬,是台灣的兩倍之多,觀光收入占新加坡GDP(國內生產毛額)五%;而拚觀光多年的台灣,卻連一%都不到。創造奇蹟的原因是,三年前,這個最強調「乾淨」的國家,竟一口氣開了兩家賭場。

新加坡 發展博弈事業重振觀光產業榮景

說到賭場,曾經沒有人比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更反對。他曾公開表示,要開賭場,「除非跨過我的屍體(over my dead body)」。但是,這世界轉變得太快,新加坡向來蓬勃的觀光產業,在五年前落入衰退。為了挽救危機,李光耀父子不惜自打嘴巴,做了這個讓全世界跌破眼鏡的決策。

結果,開放博弈不到四年,賭場效應就把星國觀光年產值推上新台幣八千八百億元。博弈收入更在去年超越美國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第二大賭城。這讓拚觀光五十年的台灣,望塵莫及。

新加坡沒有天然資源,他們最大的資源是人,唯一可以發展的,只有「以人為本」的服務業。

事實上,除了新加坡,整個東協也都在轉型成服務業大國。你還以為東協亮眼的經濟成績,都是靠廉價勞工、輸出勞力嗎?錯!我們以為落後的東協國家,早就在「用腦力賺錢」,台灣,卻還遠遠落後。

東協服務業發展特徵一 以「人」為中心的經濟成長

現代經濟的演進,都是從農業、礦業等第一級產業,演進成工業、製造業的第二級產業,最後才慢慢變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當我們看到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各自發展服務業時,其實,就是在做「人」的生意,這和台灣經歷過的八○年代經濟成長,大不相同。

相較於服務業,製造業是資本密集產業,以「生產產品」為營運中心,因此,效率和成本是最大的考量。經建會前主委、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就指出:「台灣經濟根深柢固的『Cost Down』(削減成本)思惟,正是因為政府從八、九○年代開始,長期太過重視製造業。」

來源雅虎新聞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