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電信] 中國移動:你的未來在哪裡?

[複製連結] 查看: 57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as54432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1 07:14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移動很早出發,卻沒有收穫早起的果實。缺乏移動互聯思維的半市場化國企,擁有中國通信領域頂尖人才的上市公司,未來的路在何方?

一個未來模糊的國企,一個失去了靈魂的公司,一個在公眾眼中吸金機器,正在成為外界給中國移動貼上的揮之不去的標籤。

最近網絡上很流行一組漫畫,孩子的夢想,是一公斤的母愛。出生於10多年前的中國移動,它的夢想是什麼呢?被尊重?被認可?

被貼上那麼多負面標籤的中國移動,也許並不知道大家不滿它什麼,又誤會它什麼,正如外界不知道中國移動究竟想要什麼。4G引領全球?移動互聯戰略?市值不斷攀高?自主品牌手機?飛聊挑戰微信?—— 在很多旁觀者看來,中國移動就像一個黑洞,在猛烈吞噬靠近它的一切,包括它自己的未來。

10多年前,中國移動曾大膽複製了日本運營商的I-MODE模式,在2001年快速引進了200多家合作夥伴,此後,合作夥伴的蜂擁而至再也沒有停止過。然後,合作夥伴各式各樣的違規動作,讓中國移動在嚐到了甜頭之後煩惱倍增。

中國移動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於是,在重構和清理的過程中,曾經的很多合作夥伴們被“拋棄”,於是成了“沒有夥伴的公司”。那時候的中國移動,變得沒有生態系統視野、沒有夥伴關係的公司,也不會有基業常青的未來。

在中國移動義無反顧地吞噬了曾經為其帶來巨大成功和榮譽的合作夥伴之後,卻並沒有能夠建立起規則完善思路清晰的合作模式,甚至吞噬了自己一手打造的移動夢網帝國。

當年的SP小弟們開始高調進軍移動互聯網的時候,中國移動則開始吞噬自己曾經引以為豪的移動互聯網業務。騰訊、新浪,這些10年前為從中國移動的增值業務大碗中分得一勺湯,願意無數次放下身段登門造訪的互聯網企業,正以勢不可擋的力量撲面而來。

飛信,被移動的內部人士認為只是他們很多業務中的一小部分,他們只是專注地埋頭苦幹做其他“賺錢和重要”事情,而炒得滿天飛的微信和飛信之爭只是浮雲,只是出現在講話稿中的老闆式恐懼症而已。

但是不能否認,面對騰訊的微信,中國移動有了“信令危機”,還有不得不承認的“收入危機”。管道,抑或是智能管道,都阻擋不了語音的持續下降、短信的收入銳減和流量經營在TD時代的失敗。

為什麼做了這麼多年的飛信、閱讀、遊戲、音樂、動漫,還有TD,一直不溫不火,從未大紅大紫?聚合平台、彩雲、靈犀,這些看似成功的產品卻並沒有給中國移動帶來實質的增長和真實的口碑。MM和飛聊更是被笑稱為中移動“自娛自樂的產品”,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使用者是“自己人”。

這個號稱最市場化的國企、體制流程繁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吞噬自己的業務。

或許中國移動想要的,應該是一個規則不斷完善、思路不斷清晰的合作模式,但是,一個既充滿活力又成熟穩定的生態系統,如此年輕的中國移動企業能夠建設和駕馭嗎?

轉型,成為不得不選擇的選擇。接踵而來的財務公司、移動互聯網公司、政企公司,以及即將成立的共享中心,能挽救它嗎?

遲遲等不來的TD-LTE

未來的TD-LTE將站在世界領獎台上,將是全球的標準,而不僅僅是中國移動的標準,中國的標準。

做中國通信領域的第一次,中國移動盡力了。從TD-SCDMA到TD-LTE,每一步都走得相當艱難。從王建宙到奚國華、李躍,從巴塞羅那、迪拜的大會到上海、香港的展台,TD-LTE是中國移動每一次的重頭戲。

有媒體稱,TD-LTE走到今天,是中國移動意志力的勝利。且不論TD-SCDMA是中國移動的選擇,還是更高層面的選擇,還是所有人被迫的選擇。至少中國移動是幸運的,當把TD交到它手中的時候,它本身已經足夠強大了,已經有了一大堆的追隨者。一位華為公司內部人士說,如果不是中移動,我們不會跟進。

當中國移動堅強地把TD-SCDMA這條路越走越堅定,把TD-LTE這條路越走越智慧的時候,中國移動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夢想嗎?

曾有中國移動員工寫道,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不可能在網速如蝸牛的中國誕生,即使中國網民總數遠大於美國網民數量,所以,如果有人質疑3G巨額投資還沒回收就大搞4G是不是太浪費了的時候,顯然這是一種狹隘的格局!他們沒有意識到即使運營商沒有直接的收回投資,間接的更好的移動通信網絡為整個社會創造的價值,恐怕早已經收回了投資。

當全世界都已經在順水而下大上4G的時候,中國如果還是以保護既有投資的理由固執地停留在原地不動,中國自主創新的未來將在哪裡?4G近一兩年在中國很熱,但相比於歐美國家,實際上已經遠遠落後了。

美國運營商Verizon今年已經開始建設第二套LTE網絡,它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LTE運營商,之前使用700MHz頻段提供了覆蓋美國全國的4G網絡服務,今年還計劃簽署首個LTE國際漫遊協議,提供面向平板電腦等終端的純數據漫遊業務,並將在2014年將國際漫遊業務擴展到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已運營15個TD-LTE商用網絡,另有40餘家運營商公佈了明確的TD-LTE商用計劃。全球TD-LTE用戶數已突破200萬。截止2013年3月底,全球已推出166款終端支持TD-LTE,包括41款數據卡、86款CPE/Mobile Hotspot、3款平板電腦、18款模塊以及18款智能手機。

這些數據,是TD-LTE從無到有的勝利,然而,作為主導的中國,依然不能商用。在中國,4G牌照的一再推遲,TD-LTE依然是個沒出生的沒有身份證的孩子。

模糊的基地模式和公司化

連續三年多的反腐漩渦之後,中國移動開始追求流程和穩定,走向了集中化。集中採購、集中流程、集中決策,讓很多項目的執行嚴重滯後,一些重大項目幾乎停止。

負責集中採購的內部人士笑稱,即使不吃不喝不睡,也不可能按期完成那麼多工作。於是,拖延成了工作的常態,很人多都在抱怨流程的繁瑣和緩慢。有人說,這是建立規則和標準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然而,規則和效率並非總是水火不容,這點中國移動的決策者也一定明白。

除了流程,還有一件事也讓中國移動頭疼:基地模式。

2012年,催生於南方基地的MM(Mobile Market,移動應用商城)用戶穩步增長,累計使用用戶接近3億,月活躍用戶數超過2000萬。MM和飛聊更是被笑稱為中移動“自娛自樂的產品”,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使用者是“自己人”。曾經被喻為走向移動互聯網排頭兵的基地模式,越來越顯出它的狹隘和不適應了。九大基地,像九大諸侯一樣各佔一地,其中的遊戲、閱讀和移動互聯網的業務、技術、能力,本身都是相互交叉和整合的,但是因為各自為政,讓它們的合作推進顯得困難重重。再加上它們還都受著總部數據部門的管理,要真正的去談運營和合作,真正的開拓創新,只能是句空話。

於是,在基地還沒有真正成長起來的時候,專業公司化發展又開始取代了它們。

物聯網公司、移動互聯網公司、財務公司、政企公司……成為了中國移動又一次變革的代名詞。產品和概念、營銷和銷售、服務和生產,或許從基地開始,他們就混淆了這些詞彙。他們在用一個概念來做一個公司。也正因為此,大生產時代遺留下來的KPI,一直沒有任何優化地用到現在,儘管安徽正在進行量化績效改革,但集團總部的生產方式仍然是毫無生氣的大鍋飯,而各省各市也仍然是雜亂無章的指標亂象。

反思和變革,對於大企業來說尤為重要。手握7億多用戶的中國移動一直期待人們的理解,一直不懂指責從何而來。危機感來得太晚,追趕就很難。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移動很早出發,卻沒有收穫早起的果實。

缺乏移動互聯思維的半市場化國企,擁有中國通信領域頂尖人才的上市公司,未來的路在何方?不斷改變方向卻一直遺漏和忽視的專注,揮灑汗水付出精力卻不斷失敗的OPHONE和飛聊,那些辭職了卻依然為中國移動說話的老員工,或許,未來的方向就在過去裡。撕下那些模糊不確定的標籤,思考過後再出發,那時候,未來才會逐漸清晰。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librastar1009 + 1 + 1 非常讚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