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發表署名約什‧康斯汀(Josh Constine)的文章稱,Facebook之所以在用戶資料中預設顯示自家郵箱,並對此事的目的閃爍其詞,是迫於 Apple 的壓力,與之共同打壓Gmail,從而阻礙 Google 統一信息系統的發展。
以下為文章概要:
背景介紹
Facebook為什麼要偷偷將所有人的真實電子郵箱隱藏,只在用戶資料中顯示@facebook.com郵箱?知情人士表示,他們是迫於 Apple 的壓力,與之共同打壓Gmail,在iOS 6與Facebook的聯繫人同步功能中屏蔽Gmail郵箱。
這似乎很有道理, Google 既有社交網絡,也有流動平台,自然成為了Facebook和 Apple 的共同敵人。不僅如此,這三家企業也都在推廣自己的統一信息系統,但Facebook和 Apple 的產品卻能實現互補。而由於Gmail是 Google 統一信息系統的根基,因此,當他們找到打壓Gmail的機會時,便毫不猶豫地出手了。
先來介紹一下背景。Facebook今年6月新增了一項電子郵件顯示設置。在預設情況下,Facebook會隱藏所有的電子郵箱,只顯示@facebook.com郵箱,從而將收到的郵件轉至Facebook Messages收件箱。
從好的方面來看,這是為了避免用戶的真實電子郵箱被濫用。但從壞的方面來看,這種自私行為似乎“是在用一件壞事阻止另一件壞事”。
然而,當Facebook與iOS 6的同步功能上線後,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如果用戶不對Facebook資料中顯示的郵箱進行手動調整,在與iOS設備同步時,都會預設使用@facebook.com郵箱。
這會導致用戶將郵件錯發至好友的Facebook Messages收件箱,而非真正的郵箱。對於Facebook的這款使用量很小的統一信息系統而言,無疑是一大促進。
原因探究
但為何會發生這一變化?雖然無法100%確定是 Apple 對Facebook施壓,或是二者聯合打壓Gmail,但打壓 Google 即使不是主要目的,至少也是一個“副作用”。
Facebook並未就這一調整發佈正式聲明,只是在About欄目中通過一個不起眼的條目通知了用戶。由此看來,Facebook並未對用戶的隱私控制權予以充分重視。
該公司當時的解釋也無法服眾,他們表示,這一調整“讓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在‘時間線’中顯示哪個郵箱”。然而,通過隱私設置,用戶已經可以實現這一目的。而如今,再次回答這一問題時,他們卻多少承認了一些自私的意圖,Facebook說:“(此舉的)目標是進一步加強我們的信息產品優勢。”
Facebook只將這一調整應用於郵箱,而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繫信息均保持原狀。在被問及聯繫信息同步功能如何使用,以及該公司與 Apple 建立了何種合作時,Facebook或是沉默不語,或是建議向 Apple 尋求答案。
更令人驚訝的是,Facebook幾乎沒有透露聯繫人同步功能的運作方式。該公司稱:“我們認同 Apple 用戶體驗的各種原則。我們相信 Apple 會用他們的系統做正確的事情。我們達成了數據傳輸協議,由他們完全控制用戶體驗。”
種種跡象表明, Apple 與Facebook的談判存在一些不可告人的內幕。一名知情人士稱,是 Apple 迫使Facebook做出了這一調整,表明有一家公司不希望Gmail郵箱出現在Facebook資料中。另有知情人士今年6月透露,Facebook與 Apple 正在討論電子郵箱顯示問題,但並不知道細節。
考慮到 Apple 的強勢地位,這種說法似乎可信。而由於Twitter已經搶先一步與iOS 5整合,因此Facebook可能的確願意作出一些讓步,從而與iOS展開更密切的整合,不僅包括完整的聯繫人和日程同步,還包括系統級的整合。
聯合打壓
倘若這一調整果真沒有私心,只是為了讓用戶獲得更多控制權,避免遭到垃圾信息的騷擾,那麼Facebook理應對外宣佈。而且在遭到用戶炮轟後,他們也應該考慮恢複原有系統。但Facebook顯然沒有任何行動,也未宣佈任何消息,這似乎是為了感激 Apple 的“恩惠”。該公司的回應不足以解釋隱藏郵箱的真正初衷。
但阻止用戶用電子郵件,尤其是Gmail交流,對 Apple 和Facebook的好處卻顯而易見。他們都在推廣自家的信息系統,也都在利用社交圖譜、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探索廣告機遇。
Apple 的iMessage可以方便用戶通過各種 Apple 設備展開交流。Facebook的Messages則整合了即時通訊、異步通訊,還提供與電子郵件類似的通訊模式。與此同時, Google 則在整合Gmail、Google Talk、G+ Messenger和Hangouts,以期圍繞Gmail郵箱建立一套統一信息系統。
在Facebook資料中隱藏Gmail郵箱,並阻止其與iOS聯繫人同步,可以加大 Apple 和Facebook在這場信息產品大戰中的成功概率。
商場如戰場,企業之間的競爭本無可厚非,但Facebook卻肆意踐踏用戶的隱私設置,甚至讓多數用戶蒙在鼓裡,這一點的確令人失望。無論他們是何初衷,這種行為都不可接受。(書聿)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