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犛田」的傷口照護

[複製連結] 查看: 33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orisyeh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19 07:1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騎車小心哦,不小心時,希望這篇對您有幫助!!

「犛田」的傷口照護


在急診常常見到同事或學生因騎乘機車摔倒,造成身體多處的摩擦傷,俗稱為“雷纏”或“犁田”。南台灣氣候炎熱,大部分的人都是短衣短褲,所以車禍後的摩擦傷,常常都是沾滿了小石頭及沙子。遇到這樣的傷口,最常問的問題就是要如何照顧才不會有疤?傷口可不可以碰水?有了疤要如何處理?

在整形外科的觀念裡,這種摩擦傷就是一種燒傷,因為摩擦時會產生熱,並造成表皮層、真皮層磨損,造成燒傷程度不一的傷口。另外這些傷口上的小砂粒會卡在組織裡,若沒有在12小時內仔細的清創,就會造成小砂粒固定在組織內,成為永久的外傷性刺青(traumatic tattoo),這樣的問題要治療,比起在急診的清創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才能改善,因此寧可在受傷時好好處置傷口,也不要事後來後悔。在急診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會跟病人說明,為什麼這樣的摩擦傷要如此大費周章的治療,然後在適當的麻醉之下,清除傷口的異物、縫合撕裂傷及包紮。

一般民眾的觀念,總以為要讓保持傷口乾燥,才會結痂,傷口才會好。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因為細胞在潮濕的環境下,上皮移形的速度比乾燥的傷口快,因此濕潤的傷口能促進傷口的癒合。根據以上的觀念,我們在選擇敷料上,應該選擇親水性敷料(俗稱人工皮),使傷口維持在濕潤的環境,並且可以吸收傷口滲出液,然而若滲出液的量太大,可能會由敷料旁流出來,造成敷料脫落。若有這樣的狀況,應先加上親水性纖維敷料,來增加滲出液的吸收,再蓋上親水性敷料(如圖),這樣的照顧可以2-4天更換一次敷料。由於傷口是潮濕的狀態,所以換藥時也不會使藥布黏住傷口,造成換藥的疼痛及二次傷害。

大部分的民眾都認為,傷口絕對不能碰水,但南台灣炎熱潮濕的天氣,不能洗澡實在是件痛苦的事。由於親水性敷料具有防水的功能,患者仍可以自在的沖澡,但洗澡完應檢視是否有水滲入傷口,若有此狀況,不用慌張,只要重新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然後換藥就可以了,這樣日常生活也不受影響。

一般淺二度的摩擦傷(傷及乳頭真皮Papillary dermis)在二至三週內會完全癒合,之後癒合的傷口皮膚宜塗抹潤膚劑(例如嬰兒油或其他溫和的潤膚劑),以避免乾燥為原則。每日數次,依皮膚狀況而定。在臉部的傷口防曬是很重要的,以免造成色素沉著。若有疤痕增生的狀況發生,可以使用矽膠片或矽膠凝膠來治療。如果已經產生外傷性刺青,可以使用:銣雅克雷射(Nd YAG laser)紅寶石雷射(Ruby Laser) 紫翠玉雷射(Alexandrite laser) 來治療。

有這樣一系列完整的照護,相信可以把“雷纏”的疤痕降到最低。



文章來源:高醫期刊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