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杜震華:用創業壓低失業

[複製連結] 查看: 185|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2-11 00:3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杜震華:用創業壓低失業
2013年12月11日00:27   
 近年來失業率居高不下,已經成為台灣的惱人夢魘;特別是和鄰近的東亞鄰國比較,更是令人洩氣。以今年10月份為例,台灣4.2%,不僅高於香港3.3%、韓國2.8%和新加坡1.8%,或是泰國0.6%、馬來西亞3.1%、中國大陸4.0%,甚至高於長年陷入泥淖的日本4.0%。在整個東亞地區,還好優於印尼6.3%和菲律賓7.3%,否則還真有可能墊底。

  提升就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創業。目前,全台灣企業的平均雇用人數約為6.5人;若能新創8萬家企業,其他狀況不變,就可能吸收所有的失業人口。然而,我國創業動能近年來似乎每下愈況。最近五年登記的新創事業年平均4.44萬家,比上個五年平均5.03萬家少了近6千家,五年少近3萬家,使工作機會減少19萬個,拉高近2%的失業率!

  目前,政府或學界的輔導創業方案,幾乎都從「供給面」出發,提供有意創業者「最後一哩」的協助。但這些協助通常只幫助創業者「上路」,不太管他們「能否上路」,出了問題再提供「診斷」協助,但通常為時已晚。但即使提早一步提供「上路能力」的培育,在「新手上路」將面臨市場激烈競爭下,能夠存活的創業還是少數,失業率很難有效降低。

  建議政府從「需求面」出發,對「新創事業」在固定年度內(如3年)提供「有競爭的需求」來提供創業者相對有利的創業環境,讓他們在適應市場競爭、塑造了競爭條件之後,再撤除市場保護,以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具體做法,可以是提供家庭租稅誘因(如一年10萬元的綜所稅扣除額)鼓勵國民的家庭開支撥出部分給新創事業;這些消費透過類似健保卡的「提攜創業消費卡」,在登記的新創事業消費時刷卡,並連線到財稅政門的電腦中心紀錄統計。享有租稅優惠的條件包括每家每年消費的新創商家必須超過一個設定的家數(如30家),讓這種消費「雨露均霑」。登記的新創事業以類似「健保特約醫院」的標示,來方便辨識消費。在連線之下,這些商家都會合法繳稅,並提供大數據(big data)商機的研究基礎。

   若有200萬家庭參與,一年刷卡消費10萬元,就會有2000億元新台幣挹注新創事業。假設這個機制一年激發的新創事業有2萬家,平均每家可有1000萬元營收,月均有80萬元。若獲利為3成,就有24萬元-雇用6人每人可分到40K;若只用4人就會有60K。將扣除額逐年放寬10萬元,到每戶30萬元(或參與家庭增為400萬戶,扣除額放寬到15萬元),3年後就能支持6萬家新創事業,創造36萬個工作機會來消除7成失業,失業率將降到1.5%以下。

  台灣是個充滿愛心的社會,以適當的機制將社會愛心導入協助年輕人創業,需要政府的智慧-現在是政府發揮智慧、展現能力的時候了!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