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 德國研究見獵心喜的公黑猩猩

[複製連結] 查看: 234|回覆: 1|好評: 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207106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7-9 17:1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駐德國代表處科技組 現職:駐德國代表處科技組
文章來源:Max-Planck-Gesellschaft
發佈時間:2013.07.06


素食文化當道,雜食性的人類吃肉是自然天成的事情嗎?

人類的近親黑猩猩(Chimpanzees)告訴我們攝取肉類食物並非人類的專利。已知黑猩猩會獵食脊椎動物,但肉類佔實際飲食的比例仍未知。肉類蛋白質可轉化為合成細胞組織所需的氮來源,短期會生成毛髮角蛋白質(hair keratin)及長期存在於骨膠原(bone collagen)中,因此追蹤氮的來源即可知道攝取肉類食物的多寡。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研究團隊利用將氮標定訊號的氮同位素分析法(nitrogen isotope),追蹤野生公母黑猩猩毛髮與骨膠原的蛋白質來源以分析其飲食習慣,結果發現雖然公與母黑猩猩皆會從日常水果及季節性的堅果中攝取大部分的蛋白質,但是相對於母黑猩猩,公黑猩猩顯然從打獵而來的肉類中獲得更大量的蛋白質來源。

科學家Christophe Boesch在非洲科特迪瓦的塔伊國家公園(the Taï National Park, Côte d’Ivoire)裡,長期觀察野生黑猩猩日常行為逾30年也獲得相同的結論,兩性的差異顯現在對飲食的需求及攝取上,有趣的是狩獵和吃肉主要是公黑猩猩的“業務”,這種差異可能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持續進行,而非近期才發展出的人類世系行為。比較人類和人類的近親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類狩獵動物習性的起源,以及後來發展出分享肉類飲食的習慣。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所博士生林玉儒 Yu-Ju, Lin)


來源:國科會簡訊網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3經驗 +1 幫助 +7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sb10sb1 + 1 + 5 讚一個!
Taboo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Taboo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13-7-9 17:37
嗯...意思就是 男生都喜歡吃肉啦
這種行為不管人類還是動物都一樣
是這個意思嗎?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