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使用濕口罩,遠離感冒改善過敏症

[複製連結] 查看: 30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分別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4-2 20:3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對聲音有效,對頭痛也有效

持續使用濕口罩,首先就能遠離感冒。就算感冒,也只會是輕微的小感冒,不太會讓家裡的感冒成藥減少。實踐這個方法的人們幾乎都回信告訴我說真的有效果,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名僧侶的回函。這封回函是從他為了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僧侶而努力修行,最後導致喉嚨疼痛、聲音沙啞開始寫的。

在那之後,他就再也發不出聲音,給耳鼻喉科的醫生診察之後,也完全沒治好,讓他簡直窮途末路、無計可施──因為不能好好誦經的僧侶,就跟無法唱歌的歌手一樣。可是,在他知道了濕口罩和其原理,了解用嘴巴呼吸的習慣會讓喉嚨的狀況更加惡化之後,便立即開始試用「濕口罩」,結果竟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首先是最重要的喉嚨狀況改善了。以前,他早上起床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喉嚨有如撕裂般的疼痛,可是在使用濕口罩之後卻不可思議地好轉了。其原因就是:不管在睡前喝多少水,只要用嘴巴呼吸,就無法防止喉嚨的聲帶乾燥;不管喝多少水,水還是不會流到喉嚨深處(喉頭和聲帶),喉嚨也因此會一直處於乾渴狀態,不僅如此,睡眠也會因為得一直起來上廁所而中斷。僧侶不僅提到了因為睡眠不足而感到身體不適的情況,還提到了更值得矚目的效果。

「我之前頭痛的情況很嚴重,幾乎可說是每天都會痛,可是在使用濕口罩之後,連頭痛的次數都減少了。總而言之,不必花錢、做法簡單是很重要的,而且不用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和藥害,這點最讓我放心。」

花粉症和遺傳性過敏症也要使用濕口罩

除了這封改善頭痛的信件之外,我還收到好幾封花粉症也獲得改善的信。乍看之下,似乎跟濕口罩毫無關聯,可是症狀卻還是好轉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發現,這些症狀其實和自律神經中樞有很深刻的關聯。

已故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堀口申作教授指出,當鼻子最深處,和喉頭交界的地方發炎時,就會引發頭痛、氣喘,以及和自律神經相關的免疫疾病。而鼻子最深處,指的就是咽頭扁桃這個淋巴組織的集合體所在的部位。

我們可以推測,當這個地方的發炎症狀緩和,自律神經的中樞──下視丘就會間接地受到良性刺激,讓腦下垂體能夠正常分泌荷爾蒙,讓人們可以感覺舒服一點。從胚胎學來看,腦下垂體是由咽頭扁桃體的細胞移動後形成的。

咽頭扁桃這個淋巴組織的集合體,就是感冒時會覺得喉嚨痛的主要部位。這個部位有時候會有空氣聚集,而當氧氣無法流通的時候,淋巴組織反而會更加活化,同時造成黏膜肥厚,淋巴球也就會過度運作。因此,只要戴上濕口罩,讓氧氣送進鼻腔裡,就能刺激到局部的交感神經。所以,由副交感神經活化而起作用的前列腺素變弱,頭痛也就會好轉了。

另外一個重點是:用鼻子呼吸,可以讓空氣通過副鼻竇的蝶竇,讓那個部位冷卻下來。這麼一來,附近的腦下垂體也會獲得冷卻,防止過熱。如此,腦下垂體就能充分發揮機能,自律神經也會運作順暢。發現這一點的是大阪的牙醫中谷紀之醫師。另外,用鼻子呼吸也可以刺激鼻黏膜表面的自律神經和知覺神經。

接下來,就讓我來說明一些比較困難的東西吧。下視丘位於間腦的位置,其中存在著許多神經。下視丘除了是自律神經的中樞所在,也會分泌下視丘激素以及生理活性物質。另一方面,腦下垂體是連接著腦部,從底部突起的內分泌器官。腦下垂體大致分為三類,負責分泌和調節腎上腺皮質激素、成長激素等多種重要的激素。

用鼻子呼吸即能在和各式各樣的器官攜手合作的狀況下,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所以,促進鼻子呼吸的濕口罩不僅對感冒有效,對遺傳性過敏症、過敏等各種免疫疾病,也都有效用。最近,為了應付花粉症,形狀、材質五花八門的口罩紛紛問世,可是最好的口罩還是紗布口罩。紙口罩不能弄濕,合成纖維口罩的吸水性又很差。最近,醫療界幾乎都在使用拋棄式(disposable)口罩。我在診療室裡的時候,自用的口罩還是紗布口罩。紗布口罩不僅觸感好,而且只要清洗過後就可以重複使用,既衛生又經濟實惠。

濕口罩使用一個晚上之後,隔天早上洗臉的時候就要順便用肥皂清洗一下。依照季節不同,有時候口罩會曬不乾,因此預先準備二至三個就很方便了。反正都要弄濕,半乾難道不能用嗎?這種想法可要不得。潮濕會讓黴菌和細菌繁殖。要是戴著沾滿細菌的口罩睡覺,才真的會生病呢。

(本文作者:臼田篤伸)
(摘自:口罩博士的免疫力革命,由平安文化發行)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ttu0104 + 1 讚一個!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