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常以為喝酒能暖和身體,但醫師提醒,天冷時飲酒過量,又不留意保暖,反而易失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腎臟科醫師劉文勝與醫療團隊日前收治一名酒醉昏厥的民眾,當晚病患的體溫只有攝氏21度,到極低體溫危及生命程度,也出現嚴重心律不整。
醫師指出,輕度低體溫是指攝氏32-35度之間,重度低體溫的標準是攝氏28度以下,病患只有21度,死亡風險大。
醫師在急診立刻予以溫暖的點滴輸注治療、溫毯、烤燈照光,和鼻胃管及導尿管以溫熱的生理食鹽水灌洗,並且轉入加護中心,病患的體溫才逐漸回復。而失溫患者的回溫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則心律不整狀況更嚴重,每小時上升1度較安全。
該病患陸續出現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肺炎及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積極治療後,病患心臟的心律不整逐漸消失,1周後逐漸恢復意識,再經過四周後才從嚴重感染中恢復,住院5周後出院。
劉文勝醫師解釋,喝酒會使血管擴張,將身體內部較溫熱的血流導引至身體周邊,加速血液循環,因而會覺得身體發熱。但因血管擴張,所以身體中心(如心臟、頭腦等重要部位)有更多熱量散失到周遭的四肢和體表,反而使身體中心的溫度降低。
醫師表示,失溫病患往往合併多種慢性疾病,例如糖尿患者的低血糖、低甲狀腺或低腎上腺皮質素功能患者。酒精成癮患者在低體溫時亦合併多種併發症,其中又以感染為最主要。
醫師解釋,飲酒後失溫的情況仍與外在溫度及飲酒量有關,一旦天冷又喝醉而未保暖,失溫風險大增。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