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論] 馬英九痛批李登輝 出賣台灣、羞辱人民、作賤自己

[複製連結] 查看: 1872|回覆: 51|好評: 1
21
avirage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15-8-25 18:49
本帖最後由 avirage 於 2015-8-25 20:02 編輯

標綁民主自由講人權的時代
再加上十幾年來教育的失敗
什麼牛鬼蛇神都浮出台面上
你想當日本人沒有人反對
但也要看人家日本答不答應, 你夠不夠格當日本人?!
被奴役的人性什麼時候才能找回自己的尊嚴?

點評

一堆綠營跪舔著要當日本人,真是奴性不改。  發表於 2016-2-26 00:58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sweiyuan + 1 好內容,老衲來為這篇文章開開光.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renzhe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15-8-25 19:38
由 手機網頁 發佈
台日曾同為一國是歷史事實:  在清代1909年制定國籍法之前,日本在統治台灣後的1897年,也就是台灣人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離開台灣不當日本人的「國籍選擇權」兩年猶豫期屆滿,先是依「台灣住民身分處理法」規定,未積極遷出之台灣住民,即被視為日本國臣民。  1899年日本制定「國籍法」同步施行於台灣。當時台灣人持「旅券」,也就是日本國發行的護照前往中國者,得因具有日本國籍享有免稅待遇及治外法權。顯示為日治時期台灣人在現代國籍法的意義下,不但與中國人分屬不同國籍(中國人到台灣來亦同),也沒有一天當過中國人(終清治之世,從未在台灣施行國籍法,因為根本就還沒制定)。

點評

那清朝時沒有國籍法,所以中國人就不是中國人了?  發表於 2016-2-26 01:01
如果臺日曾為一國是事實,那麼現在台灣與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也是事實。  發表於 2016-2-26 00:59

評分

參與人數 2碎鑽 +2 幫助 +2 收起 理由
lorekei + 1 + 1 非常讃
sweiyuan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23
lorekei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15-8-25 21:11
由 手機網頁 發佈
國民黨事實上就是外來政權,一個外來政權在別人家裡(臺灣),整天喊著要跟大陸統一,本土臺灣人,不接受。外來政權想統一,歡迎你們回去大陸搞,不要在別人家裡搞東搞西。外省人,很難懂?我的年代,一堆眷村,本土臺灣人叫那些人是外省人,這是歷史,某帖主,你沒學到真實的歷史嗎?

點評

你如果不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原住民的話,那麼也是從大陸過來的外來人。你怎麼不返回大陸去,把土地讓給原住民?  發表於 2016-2-26 01:03
TBT
有些人讀過一點歷史就以有限所知推斷出全面的歷史,今天台灣會這麼亂很大原因就是晃盪的半桶水太多了吧...  發表於 2015-8-26 04:56
若以原住民的立場而言,閣下不是外來人種嗎?你難道沒讀過台灣通史?  發表於 2015-8-25 21:21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lorekei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15-8-25 22:03
sweiyuan 發表於 2015-8-25 08:01
樓主的呼籲

這裡是時事新聞報導,並非政治評論,請各位網友能平心靜氣針對主題回覆個人的看法

既然你都說這帖非政治評論,
那你寫這麼多國民黨的意識形態幹嘛?

現在股市崩盤,執政的國民黨還在轉移焦點,
一直錶九十多歲李杯杯,試圖取暖加洗腦,何故?

事實就是,
房價高,
薪水低,
投資股票基金還被套牢。

都快活不下去了!
執政的國民黨還在投書美媒,錶李杯杯,
經濟崩潰進行中,卻放給他死。

執政成這樣還一直搞統一,
歡迎外來政權國民黨回去大陸搞統一,
本土臺灣本省人只需要會搞好經濟的執政黨,
搞爛經濟還在搞統一的國民黨,
歡迎你們回去大陸搞統一。

這帖的樓主就預設立場,錶李杯杯,幫國民黨轉移經濟問題的帖子,沒有什麼作用啦,豬豬姐都說了,中華民國不能存在了,請問她有什麼經濟對策,她是執政黨喔。再問,中華民國不能存在的情況下,她選哪裡的總統?大陸的臺灣區總統嗎?搞統一的,這不是賣臺,什麼才是賣臺。

點評

你沒資格自稱本土台灣人,只有在台灣無人之時就到達台灣,祖祖輩輩居住在此的原住民有。  發表於 2016-2-26 01:05
個人並無預設立場!請問這位反國民黨,力倡驅逐外省人者的立場為何?自由時報又是何種性質的報紙,難道你會不知道?本人發帖只做分享參考。  發表於 2015-8-26 08:30
TBT
並非台獨史觀外的不同觀點就是國民黨史觀,個人覺得樓主的觀點很客觀,有些人不願意承認史實,或昧於部分片段歷史而曲解歷史...  發表於 2015-8-26 05:02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maverick1973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15-8-26 13:49
我們一講到政治,就像一個平常是好好先生的人,一坐上車,手握方向盤,然後瞬間綠巨人上身。對新一代的人來說,歷史就只是歷史,歷史是面鏡子,教我們別重蹈覆轍,請別把歷史當作鞭子,時刻虐待下一代。

點評

TBT
目前像是某些不願認同歷史的下一代在霸凌上一代的價值觀,歷史事實如何反而不被重視,有些年輕人似乎只能也只願意聽自己想聽的價值觀...  發表於 2015-8-26 14:21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sweiyuan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maverick1973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15-8-27 10:28
在此提供李登輝受訪全文,個人不發表任何立場,只是厭惡政客們只會斷章取義,以滿足個人利益。這就是為何有人po上行車紀錄器取暖時,大家都要他po上整段紀錄。能夠看完全文,我向你致敬,至於每個人要挑哪一小段來用,那是大家的自由,或是要學總統忽略「當時」二字,儘管不屑,那也是大家的自由。


揭開日台合作的新帷幕
李登輝

於以前的大戰時從軍

鎮魂之夏終於到來。今年同時亦是作為終戰七十週年的一年。七十年前,我曾是帝國陸軍的士兵。自舊制台北高校升學至京都帝國大學,然後在大學時志願進入陸軍,被分配到高射砲部隊。

我所經歷過的是大戰末期熾烈的戰鬥。一九四五年三月十日,在東京大空襲之際,部隊的小隊長戰死了。由我代理指揮。那時因燒夷彈的碎片劃過鼻子而負傷了。在那場大戰中沒有喪生可以說是運氣好,也可以想作那一定是神的引導。

「你一定也殺了人吧。」

今年,來採訪我的台灣記者這樣問到。大概是他已經習於和平,所以提出了這麼無知的問題。我察覺到他的眼中彷彿浮現出責難的眼光。

「不這麼做的話,是我會被殺掉。」

若是無論如何都要表達我當時的心境的話,那只能說是人類所具有對於「求生」的一種本能性慾望。話雖如此,我並非一味地企求存活下去。若是不怕被誤解地直說,我那時所追求的反倒是「死」。以最前線的步兵為志願,也是因為想要盡可能地接近「死」而已。藉由這樣做,來替自少年時期便困擾我已久的「死是甚麼」、「自我是甚麼」這樣的命題來做一個了結。但是,學徒出身的我並未能如願以償。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身為一名高射砲部隊見習士官,我在名古屋迎來了終戰。我也聽了玉音放送。周圍盡是灼燒的荒原。

回到台灣、本想終生做個學者的我,意外地踏入了政治的世界。(在拙作《新‧台湾の主張》裡彙整了這段過程,煩請有興趣的人自行參考)。

過去雖然我從一介學者,一路成為作為台灣最高領導人的總統,但是當上總統後,可以說每天都在鬥爭也不為過。對內有與國民黨內保守勢力的爭鬥,對外有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問題。但是在我擔任總統十二年期間內,我從未膽怯。而我之所以能以生死置之度外的覺悟傾力於台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原因之一是對神的信仰,另一個或許就是因為,我曾經有過在戰時徘徊於生死一線間的殘酷體驗吧。

作為「日本人」而戰的兄長與我

之前七月四日,在台灣新竹縣湖口鄉舉行了國防部主辦的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年紀念活動。那是由馬英九總統所推動的活動。話說原本一般的台灣人對此幾乎毫無關心,我也是在別人告訴我之前,完全不知道有這樣的活動。

我聽說日本對台窗口單位,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的沼田幹夫代表婉拒出席該場活動,我想那是當然的吧。該活動是「抗日」,但本來直至七十年前為止,日本和台灣原本就曾經「同為一國」。因為曾「同為一國」,故不存在有台灣與日本打仗(抗日)這樣的事實。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了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地是以作為一個「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的。

「武士道即是領悟死亡之道」

如《葉隱》的精神那樣,我們兄弟倆在當時有著若是為了保衛國家的話,死亦不足惜的覺悟。兄長和我所抱持的那般年輕的理想,在現實的巨牆前脆弱地崩壞了。日本輸了戰爭,而兄長作為海軍陸戰隊的一員,於馬尼拉陣亡了。沒有比血親的死更讓人悲傷的了。直到現在,只要一想起兄長的事,便會使我悲從中來,潸然淚下。然而我們兄弟倆曾作為日本人去作戰,在馬尼拉陣亡的兄長被供奉祭祀於靖國神社,這是歷史事實。扭曲歷史事實是不為眾人所容的。

另外,馬總統還發表了要在台灣建立慰安婦的紀念館。據說馬總統還說了「從大約二十年開始,我就一直支持著台灣以前的慰安婦」等發言。說到二十年以前,那是我還在當總統的時代。當時馬氏是我的英文翻譯,所以我跟他很熟。但是他一直支持著台灣慰安婦一事我則未曾聽聞。台灣慰安婦的問題已經了結了,這是很清楚的,現在才又炒冷飯實在毫無意義。

馬總統一連串的行動,可以說是在找日本的碴。他大概是想以終戰七十週年為機會,藉由與中國一同高唱「抗日」來討中國的歡心吧。但是習近平主席恐怕對馬總統未有好評。去年十一月,在台灣所進行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中,國民黨吃下了一九一九年創黨以來最慘烈的一次大敗。台灣選民對國民黨的馬政權清楚地說了「NO」。馬政權的支持率也跌至9%以下。對於史上最沒人氣的台灣總統馬先生,中國的領導部門大概早就放棄了吧。

馬總統因為焦慮於希望參加中國主導的AII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因此表示不以主權國家,而以經濟體的方式參加,卻仍無法成為創立會員。此事在台灣國內招致訕笑,那只能說是不必要的丟臉。說起來台灣參加AIIB,也只有部分在中國經商的大企業能夠得利而已,除此之外毫無益處,現在美國和日本也尚未參加。台灣將目標放在參加美日所推進的TPP(環太平洋戰略性經濟合作協定)的話,還比較有益。

台灣與中國是個別的「存在」

眼下,台灣政治最受矚目的是明年一月舉行的總統選舉。台灣在一九九六年,首次進行了總統直選。其後,每四年舉行一次總統選舉。

二OOO年的總統選舉中,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勝選,發生了政權自國民黨轉移到民進黨手中的政權輪替。在二OO四年的總統選舉中,陳水扁以些微差距一樣打敗了國民黨的候選人。但是,二OO八年的總統選舉由馬英九拿下,奪回了政權。二O一二年的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也打敗了蔡英文,再次當選。在馬總統時代的八年間,台灣都一面倒向中國。

在明年的總統選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表明將再一次出馬競選。蔡氏是一位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取得法學碩士、並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取得法學博士的才女,他於我擔任總統時擔任過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員等要職。順帶一提,我其中一名孫女會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留學,也是受了他的影響。

蔡的長處是理性而不花言巧語。雖說不只在台灣,最近有許多政治家只顧放大檢視對手的失誤,而未真正踏實地解決民眾所在意的政策問題。我所重視的領導者條件,就是「誠實自然」。不用華麗的演出來迷惑國民,而是盡可能地用平易的言語傳達給國民,失敗時則勇於承擔責任,這樣的磊落態度是最重要的。

《Time》雜誌亞洲版以「她可能領導華人世界唯一的民主」來介紹蔡英文,蔡可說是很早就被視為是二O一六總統選舉中的真命天女。當然,這並非毫無懸念。蔡針對中國與台灣的兩岸關係表明採取「維持現狀」的立場,對此,被民進黨內的獨立派批評其態度「曖昧」。但是此一批評實在毫無意義。

到底對台灣而言,維持現狀究竟是甚麼意思呢?就是指維持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思。換言之,對台灣而言的「現狀維持」即是表示著台灣與中國是個別的「存在」。那是因為高唱「獨立」而在國際社會引起摩擦是不必要的。我自己本身也從未主張過「台灣獨立」。

另一方面,國民黨在經過一陣混亂後,決定了以女性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為候選人。也就是說,下屆總統選舉成為了一場女性的對決。在此之前罕有人提起的洪秀柱之所以被選上,除了是因為支持現任的馬總統以外沒有其他理由。這可說是馬英九企圖將洪秀柱當作自己的傀儡吧。洪氏所提的「一中同表(表明兩岸共屬中國的一部分)」是連中華民國的存在都否定了,以這樣的主張參選中華民國的總統,實在可以說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在上次的總統選舉(二O一二年)的最高潮階段,我正在動手術,所以無法很充分地替蔡英文助選。在下次總統選舉中,包括提供各種建議,我希望好好地支持蔡英文。

「脫古革新」才是台灣人的道路

加速倒向中國的國民黨政權,是以所謂「九二共識」為根據的。日本人應該不太有聽過這個詞,但那其實完全是一個捏造的東西。

那是指在一九九二年的香港會談上,達成了「對於一個中國的解釋,由(兩岸)各自表述」的共識,但其實那共識原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九二共識」是自二千年後為了讓國民黨方便利用而由外省人(日本戰敗後自中國來台的住民)蘇起(前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捏造的,蘇起在之後也承認他「捏造」了這個東西。說到底,一九九二年擔任總統的正是我本人。我從未接到達成此一共識的報告,也未曾從誰那裡聽聞過這樣的共識。

但是,台灣人當中也確實有人深陷於「一個中國」的思考當中。我認為這是因為整個國家尚未確立作為台灣人的主體性。對此,為了確立台灣人的主體性、使台灣成為一個更民主的國家,我所提倡的就是「脫古革新」。那是指跳脫以往、將革新所有事物的思想。在此之際,重要的是立足於歷史,向歷史學習。

伊藤博文與李鴻章於一八九五年,在下關進行甲午戰爭的和談。那時的議和條件是割讓台灣。因為對清國而言,台灣是「化外之地」。翻開中國的歷史,皇帝制度被承繼了五千年。這樣的體系是「中國式的法統」,被排除於法統外的台灣,是一個中國文明所未及的化外之地,也就是一個野蠻的夷狄之邦。

當然,現在的台灣既不野蠻,也不是一個經濟發展落後的國家。現在的台灣是眾所公認的主權民主國家,民主程度也遠遠地比中國還要來得進步。在此之上,我們必須要透過「脫古革新」使台灣的民主化、本土化更進一步。

在此所說的「脫古革新」也可以說是一種為了超越中國式的「託古改制」的思想。託古改制是指「按照古時候的作法進行制度改革」,而正是這樣的思考,才為中國帶來了德國社會學者馬克思‧韋伯所說的「亞洲停滯」。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好幾次可以說是政治改革的行動,但可惜的是從未成功。因此,我認為韋伯所說的是一針見血。就此一意義上而言,可以稱其為「託古『不』改制」比較來得符合事實。

中國的這種存在之道,借用魯迅的話來說的話是「在封閉的空間裡亡靈附身而演出的一場戲,是這個國家蹣跚前進,一場無聊輪迴的戲。」中華人民共和國雖說發源自蘇維埃共產黨,但由於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建國,也無法逃脫出魯迅所說的「輪迴戲劇」。在中國的共產革命不過是中國傳統中的霸權主義復活,具有誇大妄想特質的皇帝制度復辟罷了。

今年三月,李光耀過世了。他與我年紀相當,也被作為比較的對象。在此我想事先言明的是,李光耀和我的思想是完全不一樣的。著有《文明的衝突》一書的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曾評論說「就算李登輝死了,台灣的民主依然會留下,但是如果李光耀死了的話,其制度將會消失。」新加坡現任首相是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家族支配現在在新加坡仍然持續著。我想強調的是,如新加坡般妨害真正民主化的支配體制,若被視為是一種「亞洲價值」的話,那另一方面我在台灣所推行的則是尊重自由與民主的「世界價值」。

改變政治的是「年輕的力量」

政治必須要日新又新。對現在的日本來說最大的課題是如何修正做為國家根本的憲法。由於日本國憲法第九條禁止日本保有軍力,所以現在的日本是將自己國家的安全保障,以半委託美國的方式來解決。日本如為了要做到真正的自立的話,則無法不面對修憲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六十多年來憲法隻字未改,反而是比較異常的。

一九八八年,我就任總統時,在台灣是由國民黨政權實行著獨裁統治。我那時認為會造成獨裁的根本原因,是在於不符合台灣現狀的「中華民國憲法」。雖說碰到許多困難,但過程中靠著民眾的支持,以經濟成長的維持與社會安定為背景,一滴血都沒流地完成六次修憲,成就了「寧靜的革命」,這是我一生的驕傲。

二OO五年,進行了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次修正,但是當時的陳水扁總統(民進黨)並未採用少數在野黨台灣團結聯盟所提出,以住民主體進行修憲程序的提案。這是因為陳水扁誤以為藉由與國民黨的妥協,便可永遠地維持權力。原本中華民國憲法的修憲門檻極高(四分之一以上的立法委員提出修正案,並需四分之三以上的委員出席,在其出席人數中得到四分之三以上的人贊成通過後,還必需要自公民投票中獲得過半數的贊成票)為了台灣民主化的發展,再更進一步修憲是有其必要的,然而可以預見國民黨、民進黨的協商是很難達成共識的。

如果台灣要進行修憲的話,第一階段我會提倡的將是把現行的具有選舉權需二十歲的限制,拉低到十八歲。因為在台灣承擔起未來的果然非「年輕的力量」莫屬。

二O一四年三月,由於持續親中的馬政權即將強行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定」之際,約三百人的學生們占領立法院,催生了太陽花學運。太陽花學生運動捲動了一般的公民,最終膨脹至50萬人的規模,並包圍了總統府周圍。在台灣的新民主化潮流,可以說正是由年輕的力量所啟動的。

日本的明治維新,也同樣是由年輕的力量所成就的。坂本龍馬至江戶進行劍術修行時是19歲,並在外面的世界拓展了見聞。然後於二十七歲脫藩,二十八歲與勝海舟相遇。在京都遇刺身亡時,是年紀輕輕的三十二歲。雖說龍馬本身沒有出過國,但他從老師勝海舟那裡學到了歐美先進的制度。從龍馬所起草,被認為是新國家方針的「船中八策」裡,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刺激。由於有像龍馬那般的年輕人賭上生命,實踐了維新,才得以建立明治國家的基礎。他們的一生正可以說是「脫古革新」的過程也不為過。對我個人而言,在台灣太陽花學生運動的身影中,可以看見龍馬等維新志士般的行動。

對於台灣的未來令人擔心的是立法院的選舉制度是以小選區為主。小選區的制度下,若無政黨的推薦或支持的話,則很難實現當選。由此產生了不敢違逆黨中央的意見、以及年輕人難以進入國政殿堂的弊病。坦白說,從廣泛地反映民意這個觀點來看,我比較希望是採取中選區制。在日本也以為了建立利於政權輪替的兩黨制為名,導入了小選區制,但是否真正確實地反映了民意,現下也有檢視的必要。

IOT是接下來成長的關鍵

去年十一月,我有機會從素有安倍晉三首相頭腦之稱,內閣官房成員浜田宏一那裡,直接了解「安倍經濟學」。安倍經濟學據說是由不同層次的金融寬鬆(第一支箭)、積極的財政支出(第二支箭)、法規鬆綁(第三支箭)而組成的。在第一、二支箭方面,我想大致上是成功的。但是第三支箭,也就是僅鬆綁法規是否能達到經濟成長,我是有些許疑問的。

日本的股價雖然持續地急漲至今,但那也是多虧了日圓貶值之故。企業多以外幣來保有本身大部份的資產。日本股價的上升,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企業將因日圓貶值而增加的資產,投資到股票市場。另一方面,我則聽說薪資所得並沒有太大的成長。能夠成為經濟成長原動力的是創新,也就是新的技術。在這個領域值得被期待的,同樣也是年輕的力量。

最近成為話題的是「IOT(Internet of Things)」。所謂的IOT不只是在電腦或是智慧型手機,而是將感應器放入身邊周遭所有的東西,並使其與網路連結,藉此可以相互通聯而產生出新的服務與方式。世界高端企業都競相開發此一足以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革命性技術。

日本的京都以擁有革新技術的企業集散地為世人所知,其中我相當關注一家名為Connect Free的公司創業者,帝都久利壽(註:美國籍,原名為Tate Christopher)的活動。一九八八年出生的帝都從三歲開始接觸Mac,十幾歲時就於矽谷創業,因故於十九歲赴日,目前是以京都為據點的二十七歲年輕人。他到訪我在台灣的住處,說明他的研發計畫,相信IOT會是成為次世代科技霸者的革新服務。

放眼世界,日本的IOT技術雖然相當先進,但大多是封閉於自家公司內的技術,很難向世界推展。對此,台灣擁有能夠因應全球市場需求,大量生產所需零件的優秀技術。也就是說,日本企業的研發能力若能與台灣企業的生產技術合作的話,是有可能稱霸整個市場的。

無論是歷史或是文化面,日本與台灣有著很深的連結,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兩個國家間有這麼堅固的羈絆了吧!我想向安倍首相傳達,台灣的IOT生產能夠成為安倍經濟學的強力支持。如此一來,日本經濟能夠重返成長,台灣藉由成為IOT的主要生產據點,也能夠增加就業機會。有趣的是,握有此一關鍵的人是一位美國的年輕人。我今年九十二歲了,還能夠活多少年不知道,但是為了台灣的繁榮與日台間的羈絆,我也希望我的躬行實踐,往後能夠持續下去。

原文出處: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9lvYLR5OCjiVGp3MGNySkFFa1k/view?pli=1

點評

謝謝,慢慢讀  發表於 2016-2-26 01:09

評分

參與人數 2碎鑽 +2 幫助 +2 收起 理由
lorekei + 1 + 1 很給力!
sweiyuan + 1 + 1 感謝大大提供資訊!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27
yzsapk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16-2-26 01:10
本帖最後由 yzsapk 於 2016-2-26 07:25 編輯
maverick1973 發表於 2015-8-27 10:28
在此提供李登輝受訪全文,個人不發表任何立場,只是厭惡政客們只會斷章取義,以滿足個人利益。這就是為何有 ...


李登輝表明了身為日本人以參加戰爭為榮的觀點。他是恨台灣現在不能成為日本一部分吧。
他在演講裏處處批評馬英九。兩個人關係之差可見一斑。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