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與追逐中,閱讀《金剛經白話講座》就像為心靈開了一扇窗,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智慧」與「自在」。
經文中最核心的一句話——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讓我反覆思考良久。它的意思是:我們在面對人事物時,不應執著、不應固定看法,而應以一顆自由開放、慈悲平等的心去對待萬事萬物。
白話講座讓艱澀的佛理變得貼近生活,像是講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時,作者用日常例子說明:我們之所以痛苦,多半是因為「太在意自己」——別人怎麼看我?我有沒有得到肯定?我是不是比別人差?這些念頭,其實都是「執著」。
但佛陀告訴我們,當你看破「我」的假象,放下執著,心就能真正清明、自在。
閱讀這本書,不只是一種宗教學習,更像是一場內心的整理與自我覺察。它讓我學會在生活中放慢腳步,觀照內心的起伏;當煩惱來時,我不再急著對抗,而是先觀察:「這些念頭真的是我嗎?還是可以放下的?」
《金剛經白話講座》讓我體悟到,佛法並不是遠離塵世的空談,而是一種清醒、柔軟而有智慧的生活態度。真正的修行,是在日常中練習放下、放寬與放空。
這本書適合任何想追求內在平靜與智慧的人閱讀,不論是否信仰佛教,都能從中獲得力量。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