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這篇文章後,我對「極簡」的定義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往我們常常把極簡等同於丟東西、清空生活、減少負擔。但這篇文章卻提出了不同的角度——極簡不是先問「我該減去什麼」,而是先問「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其實是一種從加法開始的選擇哲學。
文章中提到,許多人急於丟棄東西,是因為受不了雜亂與混亂,但如果我們不先確定「什麼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那麼即使丟掉一大堆東西,也無法真正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其盲目地減法,不如先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需求、喜好與價值觀——這才是極簡生活的第一步。
例如,有人會在生活中加入一本想讀已久的書、一次與重要朋友的深談、或每天十分鐘的靜心練習,這些「加法」,反而讓生活更有方向與重心,進而自然地放下那些不再必要的東西。這是一種不勉強、不刻意的極簡方式,既溫柔又有力量。
這篇文章也提醒我,極簡生活的終點不是「變空」,而是「變清明」——能清楚知道什麼是我想要保留的,什麼是我願意放下的。當生活被真正重要的事物填滿時,那些多餘的東西自然就不再佔據空間與心神了。
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讓我明白,極簡不是清空人生,而是選擇人生;不是一味排除,而是有意識地納入。真正的極簡,是將生活主導權握回自己手上,活出有意義、有節奏的每一天。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