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剛剛度過了一周年的生日,蘋果公司依然沒有透露這款產品的銷量,外界預測大約在 1,300 萬到 1,500 萬支之間,為蘋果帶來了 20 到 30 億美元的收入,這樣的業績看起來不錯,但仍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款失敗的產品,蘋果公司為什麼要推出 Apple Watch 呢?資深分析師 Tim Bajarin 認為,是 Steve Jobs 的病逝讓蘋果公司決定去開發一款能夠讓使用者生活得更健康、醫療更方便的產品,這就是 Apple Watch。
Tim Bajarin 在和蘋果公司高階主管的交流中,多次問及研發 Apple Watch 的真正原因,儘管這款產品的設計和功能是主要的賣點,但事實證明這並不是 Apple Watch 的核心價值。
蘋果公司前 CEO Steve Jobs 在 2004 年被查出患有胰腺癌,此後數年中他有大量時間花在治療中,直到 2011 年逝世。因病逝世對於 Steve Jobs 的人生來說是一個悲傷的終點,也對蘋果公司的管理層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 Steve Jobs 治病的數年中,他發現了醫療系統已經與技術脫節了,他希望能夠把一些有價值的資料提供給醫療機構,特別是對於病人來說,日常生活的資料是和疾病的發生有許多聯繫的,這些資料提供給醫生有助於治療,但當時幾乎沒有這樣的產品能夠完成這一任務。
如果你使用過 Apple Watch,你就會發現整個系統有大量涉及健康管理的功能和服務,幫助使用者記錄各種身體和運動的資料,並安全地傳遞給醫療機構,蘋果也有相應的技術平臺,幫助醫療機構管理和分析患者資料,提高治療的效率。
有一點很清楚的是,在 Steve Jobs 逝世之後,蘋果公司醫療健康技術的研發加速,該公司的管理層清楚地認識到了病患和醫療機構之後存在的訊息鴻溝,提升用戶的健康狀況是蘋果公司的使命之一,這也可能是 Steve Jobs 離世之前留給蘋果公司的使命,這也有可能成為蘋果公司給醫療健康產業帶來的最大貢獻。
正是在這樣的動力驅使下,蘋果公司推出了 Apple Watch,這款智慧型手錶成為了蘋果公司建立使用者健康資料庫的最佳產品,把 Apple Watch 的資料接入到蘋果的健康醫療資料平臺中,推動醫療的發展,這也是其他運動手環做不到的,我們看到了蘋果的 HealthKit、ReserchKit、CareKit 這些平臺,正在和全球的醫療機構展開合作,關注使用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