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對性病檢查了解多少?

[複製連結] 查看: 4338|回覆: 1|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lysexman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7-8 23:1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1.何謂HIV RT-PCR?
目前最被大眾所關切的檢測方式就是「直接核酸複製技術Nucleic Acid Technology (NAT)」方法也就是大家所稱謂的RT-PCR法,RT-PCR是利用截取血漿中HIV-1病毒RNA,(用來複製病毒蛋白),直接偵測血漿中經複製後的HIV-I各種亞型病毒訊號而非測抗體。

2.空窗期迷思?
接觸後7天內都稱為空窗期,接觸後7-10天可測RT-PCR。
我們的建議是10天後再進行測定,因為假如身體上沒有病毒 的話那麼接觸後10天再測其意義也相同,但假如身體有受到病毒感染那10天的病毒量跟7天的病毒量也是會有相當的差異。
最後若是緊急狀況也一定要接觸後至少7天後才能進行測定避免病毒量過少複製不出來!

3.HIV RT-PCR 的準確度及愛滋病確認診斷?
「很多人會問到底RT-PCR準不準?」其實利用RT-PCR方法檢測愛滋病毒,其敏感性及特異性是目前最高最準確的方法之一,但由於這種檢測方式需要非常高的操作技術及環境來抽取病毒的RNA,而且為了小心起見,另加作酵素免疫法(ELISA)或是PA-method或是CLIA再進行一次愛滋病毒抗體檢驗,這樣比較完備。當然任何一種方式檢測都有所為的偽陰性與偽陽性,原因很多例如:實驗室檢測方法(使用全自動設備或是以手工操作)、是否在空窗期間、受檢者自體免疫、檢測人員熟悉度操作技巧等等都會影響檢驗結果。因此如果受檢者在第一次檢測呈陽性反應,並不能就說被感染,須經第二種或是第三種方法再次檢測,最後才以*西方墨點法*來確認並依國際判讀標準判讀,符合陽性標準才能確認被愛滋病毒感染,否則只能以未確認或陰性來告知。

4.HIV抗體快篩(亞培體外診斷試劑)是不是政府認可的檢驗合格試劑,可以信任嗎?

亞培=美艾利爾。為政府認可合格的檢驗試劑,且有衛署字號,只要是在合格的醫事人員及試劑是在有效期限內操作之下
結果都是值得信任的,另外民生醫事檢驗所也接受政府機關及醫檢學會HIV的品質督導,檢驗結果準確,快速,品質值得信賴

5.快篩定義

定義一: 從接觸到可檢查之最短時間。例如:HIV-RTPCR。<測HIV病毒核酸>
接觸7-10天可測

定義二: HIV亞培抗體快篩是根據檢驗試劑反應時間依照標準操作步驟及標準檢體量(血液+緩衝液)而訂定之
檢查反應時間15分鐘<血液+緩衝液>
建議接觸7-12週可測

定義三: HIV  ELISA 三明治法 酵素連結免疫法 伊麗莎第四代 <測抗體+p24抗原>
建議接觸4-5週可測

結論:快篩可定義於*從接觸到可檢查之最短時間*以及*從採血到拿到檢查報告之最短時間*


6.民生醫事檢驗所為"衛生福利部"檢驗及放射合格操作機構。


HIV RT-PCR(HIV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解析

1.為什麼測HIV要用RT-PCR?

HIV(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屬於RNA病毒

直接核酸複製技術Nucleic Acid Technology (NAT)」方法也就是大家所稱謂的RT-PCR法,RT-PCR是利用截取血漿中HIV-1病毒RNA,(用來複製病毒蛋白),直接偵測血漿中經複製後的病毒而非測抗體。

RT-PCR>>直接檢測HIV-I病毒RNA核酸,無法測到HIV-II,只能檢測其異常訊號

PCR >>檢測DNA,
而HIV為RNA病毒,所以測HIV要用RT-PCR法檢測

2.檢測HIV RT-PCR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根據醫學文獻指出,有小於1%的人,即便被感染了,在長時間內透過RT-PCR的病毒量測驗,仍舊會呈現陰性,這群少部分的人被稱為「免疫非凡控制者」,但即便檢驗不到病毒量,這群人的HIV抗體檢驗仍舊會呈現陽性,所以為什麼我會要求我的病人滿3個月要加驗(HIV抗體快篩)、(HIV-ELISA)、(PA-method)或是(CLIA)、這樣比較完備,另外一個原因也是抗體才能檢測到HIV-I與HIV-II,雖然國人罹患HIV-I的機率是最高的,但我們絕對不能只做RTPCR而遺漏任何有可能感染到HIV-II的患者,換言之沒有人會希望去承擔那可能被感染的風險

然而任何一種方式檢測都有所為的偽陰性與偽陽性,原因很多例如:實驗室檢測方法(使用全自動設備或是以手工操作)、是否在空窗期間、受檢者自體免疫、檢測人員熟悉度操作技巧等等都會影響檢驗結果。因此如果受檢者在第一次檢測呈陽性反應,並不能就說被感染,須經第二種或是第三種方法再次檢測,最後才以*西方墨點法*來確認並依國際判讀標準判讀,符合陽性標準才能確認被愛滋病毒感染,否則只能以未確認或陰性來告知。

HIV空窗期迷思?

接觸後7天內都稱為空窗期,接觸後7-10天可測RT-PCR。

我們的建議是從接觸開始往後算7-10天再進行測定,因為假如身體上沒有病毒的話那麼接觸後10天再測其意義也相同,但假如身體有受到病毒感染那10天的病毒量跟7天的病毒量也是會有相當的差異。
若是在緊急狀況(針扎、非意願性交、強暴案..等)也一定要接觸至少5天後才能進行測定,避免病毒量過少複製不出來!

注意事項:
核酸藥物控制者(B肝、C肝藥物治療患者、特殊藥物治療患者)
需先停藥3個月再進行HIV RT-PCR檢測,並於3個月後進行抗體篩檢

<以下資料參考來源:台大羅醫師>

環境不會傳播HIV、手不會傳播HIV、飲食不會傳染HIV,以上都不是傳染途徑。

不管你的手摸到了什麼血液體液或髒東西,或是別人幫你手淫、指交,你幫別人手淫、指交,路上被水濺到、在醫院摸到門把、路上覺得有被針刺到,你再怎樣毛毛的覺得上面帶有HIV,都不可能真的傳染到HIV,也從未有這樣的感染案例發生,完全沒有風險。這類『環境』、『手』、『手指』之類的都是不可能發生的

感染後第1天到第7天就出現的症狀,不可能是HIV引起的。超過第7天如果有症狀應該就醫檢查原因,而不是先入為主覺得自己中獎了,因為這時候的症狀大多是烏龍一場。『我的症狀是不是HIV引起』

急性感染有出現症狀的人,絕大部分(96%)會有發燒(體溫超過38度)。不管你身體症狀再怎麼多,假如沒有發燒,會是HIV引起的機率就很低。有不安全性行為,是該在12週後做HIV篩檢,可是沒必要一直拿放大鏡看自己身體的細微變化,假如沒有發燒,苦苦的擔心在我看來就是多餘的。假如有發燒,也不表示你 就中獎,可能是流感或其他病毒細菌來亂,先看醫生、找出病因最重要。

我服用的XX藥物或從事的XX行為是否會影響HIV檢驗?

答 案很簡單,只有服用HIV治療藥物、B肝治療藥物 (肝安能和惠立妥)、器官移植後的抗免疫排斥劑,有可能影響HIV檢驗。否則,不管你吃心肺肝腎腦骨腸胃各科的藥物(包括感冒藥、保肝丸、類固醇、中 藥),或是抽煙喝酒打牌熬夜,或是自覺身體虛弱免疫力差,都對HIV檢驗沒有任何影響。這裡的HIV檢驗包括抗體(ELISA, PA, 西方墨點法)、快篩、RTPCR。

我X週後檢驗RTPCR陰性(或抗體陰性),我還可能有HIV嗎?

依照全球公共衛生界的共識,建議要「滿12週抗體檢驗陰性」才能排除HIV感染,此處的檢驗包括ELISA、PA、血液快篩。越靠近12週篩檢陰性,還會翻盤變陽性的機率就越渺小。站在成本效益的考量,滿12週去做抗體檢驗,一翻兩瞪眼,是最經濟的方式。如果你擔心過度、終日惶惶不知所措,提前去做HIV檢驗 (PCR、抗體)可能有助於早期發現感染(假如陽性)或暫時安心(假如陰性),但是版主建議滿12週還是要去做抗體檢驗,確保一勞永逸。

註:跟HIV感染者發生性行為,每次性接觸感染HIV的風險:發生接受型無套肛交(即零號)的傳染風險估計每次是1-30%;插入型無套肛交(即壹號)與接受型無套陰道交(即女方)的傳染風險差不多,估計每次是0.1-10%;插入型無套陰道交(即男方)的傳染風險估計每次是0.1-1%。只有上述的無套肛交 或無套陰道交是高風險性行為。口交相對於上述性接觸,被認為是風險低很多的接觸,但是沒有好的風險估計數字可以提供,而確實有報告過純因口交而感染HIV的案例,HIV病毒量高、牙周病、口腔潰瘍、口腔接觸到精液或前列腺液,是口交容易感染HIV的危險因子。


以下資料為民生檢驗所整理                                                         

ELISA 第四代檢測 cobas 羅氏 Roche 。衛生署認證。
費用:500元
報告:4-5工作天
空窗期:從原本7-12週可縮短至4-5週

高危險族群:不安全性行為者、與非洲人性交、在非洲醫療救護人員、在非洲進行輸血等醫療救護之行為人、西歐、北美、東南亞、泰國、緬甸...等高風險國家。

建議搭配:HIV RT-PCR檢測
檢查注意事項:請於滿12週。也就是滿3個月做抗體追蹤

HIV-1與HIV-2兩者都來自非洲中西部,並從靈長類動物傳到人類。HIV-1可能是從黑猩猩的猴免疫缺陷病毒跨種感染進化而來;HIV-2則可能是從幾內亞比索的烏黑白眉猴(Sooty Mangabey, Cercocebus atys)的另一種猴免疫缺陷病毒跨種感染而來。HIV-I/II病毒株為戰略病毒使用劑,目前保存於各國戰略實驗室

HIV ELISA的原理:

ELISA=伊麗莎 (enzyme-link immunosorbent assay),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是一種利用連結酵素之抗體與抗原結合(蛋白質)後,因酵素活性而呈色的方法,可用來檢測是否含有某特定蛋白質。

ELISA的方法
首先,必須先製造針對基因所表現的蛋白質具專一性的抗體,稱為一次抗體(或偵測抗體,detection antibody)。檢測時,先將待測檢體蛋白質固定在一個介面上(非專一性的結合),加入一次抗體來偵測捕捉特定蛋白質,再加入另一個與酵素結合並且對一次抗體有專一性之二次抗體(或稱酵素連結抗體,enzyme-labeled antibody),二次抗體與一次抗體產生專一性結合並藉此將酵素也帶到有蛋白質存在的位置,然後加入酵素的受質(substrate),經過一段時間的作用,酵素會催化受質反應而呈現顏色或產生螢光,最後在介面上特定位置若有呈色或螢光保留,即表示有該蛋白質存在。

HIV第四代除了檢查抗體外,還可以檢測到抗體還沒產生前即已存在的p24抗原,檢驗空窗期也從第一代感染後的7~12週,縮短至第四代的4~5週。

黴漿菌臨床意義

黴漿菌是一類引致疾病的微生物.透過性接觸而感染的黴漿菌包括:尿漿菌(Ureaplasma urealyticeem) ,人型黴漿菌(Mycoplsma homonis)及生殖黴漿菌(Mycoplasma genitalium).黴漿菌所引致的生殖泌尿系統疾病與合併症與披衣菌引致的疾病相似.黴漿菌感染所引致的疾病可治癒。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病原體包括披衣菌和黴漿菌,據報導,由黴漿菌感染引起的約占20 %~30 %.泌尿道黴漿菌包括人黴漿菌(Mycoplasm a hominis,Mh),尿漿菌(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生殖道黴漿菌(Mycoplasmagenitalium,Mg);可引起尿道炎、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等,近幾年來其發病率逐年提高。

據美國CDC 報導 NGU 患者中 25%~55%的病例由沙眼披衣菌Chlamydia trochomatis Ct)引起;20%~40%的病例由尿素黴漿菌(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引起;2%~5%的病例由陰道毛滴蟲引起;單純皰疹病毒與NGU的病因尚有少數病例但病因目前尚不明了。
黴漿菌(Mycoplasma)廣泛分佈於自然界 有80 餘種 與人類有關的黴漿菌有肺炎黴漿菌(M.pneumonie Mp)、人型黴漿菌 (M.hominis Mh)、尿素黴漿菌(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和生殖黴漿菌M.genitalium Mg),前者引起肺炎,後者引起泌尿生殖系統感染。

黴漿菌是一類能通過細菌濾器沒有細胞壁及前體形態呈多形性屬於軟皮體綱的一種原核微生物是目前所知能在無生命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最小微生物。黴漿菌由二分裂繁殖,形態多樣,基本呈球形和絲形,黴漿菌可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或細胞培養中生長,在一般培養基上無法生長。

生殖黴漿菌是新近被發現的黴漿菌 它是由Tully 等於1981 年首先從兩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尿道標本分離出來的;有資料表明,生殖黴漿菌是泌尿道和生殖道感染的病原體之一,具有性傳播性,而且泌尿道和生殖道可能是生殖黴漿菌寄居或感染的原發部位。由於生殖黴漿菌體外分離培養顯示其生長緩慢,需要的營養成分複雜,所以從
臨床標本中分離生殖黴漿菌非常困難。目前,生殖黴漿菌的檢測主要通過PCR 方法。
已有某些證據表明,人型黴漿菌可能是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因,但沒有證據顯示尿素黴漿菌具有類似的作用。
據報導原體可減低精子的運動力和減少精子的數量,並和精子的異常外觀有關清除尿素黴漿菌可以改善精子的運動力、數量和外觀;雖然尿素黴漿菌可能和精子運動力的改變有關,但是沒有具體的證據表明尿素黴漿菌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

什麼是:人類乳頭瘤狀病毒。尖銳濕疣。 菜花。HPV ?
HPV 是一種通過皮膚直接接觸或性交傳染的病毒。截至目前為止,約有200類型已知HPV。引致手及腳感染的HPV與喉部或生殖器部位所感染的HPV不同。約有40類型HPV可感染男女生殖器官。現時至少有15類型可列入「高危險」類別,因為HPV會引起子宮頸癌及其他較不常見的癌症,如陰道癌、陰戶癌、陰莖癌及肛門癌等。

HPV菜花要如何檢測:
利用毛刷、保險套、採集懷疑感染部位之細胞上的DNA

身體哪些部位會受到HPV感染?
HPV容易感染手部、口部、眼部、面部、足部、肛門、生殖道外生殖器、陰戶、陰部及子宮頸內黏膜表面或其他身體部位

生殖道 HPV 感染是否常見?
生殖道 HPV 感染是非常普遍。在美國,每年約有620萬人受到HPV 感染。有性生活的男女中,有半數在其一生中會染上生殖道HPV。

生殖道 HPV 感染在台灣是否常見?
台灣的HPV 感染亦十分普遍,與其他國家相若。在任何時間,均有約20%有性生活的年青(26-30歲)健康女性在子宮頸檢測出HPV。31-35歲女性的感染率仍處於高水平(約13%)。而51-55歲女性的HPV感染率不跌反升(約為10%),可能與/性行為/環境/水質/病毒/體質病毒感受性/基因有關/但原因不明。

什麼是低危險類型HPV?
生殖道 HPV 可分為低危險類型及高危險類型,將視導致子宮頸癌的風險而定。兩類型的HPV 均可引致女性子宮頸細胞病變或生出疣類物體。引致疣的病毒是HPV 6 及HPV 11,因為不會進展成為子宮頸癌,亦稱為「低危型HPV」。當與受HPV感染人士進行性接觸後,便可能出現疣。

什麼是高危險類型HPV?
有些HPV(如HPV 16, 18, 31, 45, 52 及 58等)稱為「高危型HPV」,因為有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對大部份人而言,這些高危型HPV完全不會構成健康問題,因為身體的免疫力會自然清除這些病毒。但是在一小部分女性中,感染會持續多年,最終可能進展成為癌症。幸好,長年感染引致的子宮頸細胞病變可通過子宮頸普查檢測出來,及早進行適當治療可遏止子宮頸癌形成。

「高危型」 HPV 感染就是癌症嗎?
如受高危險型 HPV 感染,並非等同於患上子宮頸癌。但是,如持續感染高危險型HPV,最終可能會引致癌症。


生殖道 HPV感染是遺傳嗎?
HPV感染並非遺傳的,即並非父母經基因傳給子女的疾病。但是,如懷孕婦女有HPV感染,HPV有可能通過陰道分娩,從母親傳給新生嬰兒。

生殖道HPV感染有什麼症狀?
在大部分情況下,HPV感染並無任何症狀,除非屬於可引致生殖器疣的類型,則另作別論。在與患有HPV的伴侶進行性行為後,可能會在數星期內、數月或數年後才會出現生殖器疣。大部分人無法得知是否患染上HPV,因為並無任何明顯病徵,而免疫系統亦可壓抑及清除有關病毒。但是,有一小部分持續感染HPV的人將會出現子頸宮癌前病變,並可能會發展成為癌症。

生殖道HPV病毒與子宮頸癌之間有否關聯?
幾乎所有子宮頸癌均與HPV有關。在世界各地的子宮頸癌個案中,約有70-80%是因 HPV 16 或 HPV 18所致。這亦是現用疫苗所針對的HPV類型。

女性是如何感染到生殖道HPV?
HPV 感染主要是在陰道及肛門性交期間,通過皮膚及生殖器官的直接接觸傳染的。進行口交亦可能會傳染HPV。但是由於潛伏期長,往往難以確定在什麼時候產生感染。

生殖道 HPV 感染是否都是經性愛途徑傳染?
一般情況下,生殖器部位的大部分 HPV 感染是經過性接觸傳染的。但是,有間接證據顯示,有一小部分生殖道HPV感染亦可通過非性愛途徑(如與受病毒污染的物體接觸/環境/水質/病毒..等)而造成傳染。

男性染上HPV 病毒?
男生感染HPV與女生感染HPV一樣普遍,大部分在陰道交、肛交及口交期間通過生殖器接觸傳染。幸而HPV極少引起男士嚴重健康問題,但HPV亦可能引致較少見的男性陰莖癌及肛門癌。一般而言,生殖器疣是男士由HPV引起的最顯著問題。

如何才能得知有否有感染HPV?
感染HPV的人大多不知道已受感染。例行子宮頸細胞檢驗可檢測出子宮頸出現的任何細胞變化。有關檢驗須從子宮頸採集細胞.然後在顯微鏡下進行檢查。這是確定子宮頸是否健康的簡單及快捷的最好方法。您亦可使用子宮頸細胞檢驗程序所收集的細胞進行HPV PCR測試。

HPV試驗是什麼?
HPV的類型有很多。有些類型可引致可看見或感覺到的疣(俗稱菜花),其他類型則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故此,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是否染上HPV。如要檢測出是否感染HPV,便須從懷疑受感染部位收集細胞或組織,再進行病毒基因(HPV DNA)測試。HPV試驗可鑑定HPV的類型,從而識辨出病毒屬於高危或低危類型

誰需要接受 HPV檢測?
對於30歲或以上的女性,會建議在進行子宮頸細胞檢驗時,同時進行HPV測試。對於子宮頸細胞檢驗出異常之結果,會同時加驗HPV PCR分型。有性接觸之男性也建議同時受檢。

如果 HPV 感染自行痊癒,會否再次感染?
雖然大部份HPV測試報告呈陽性的人會在6至12個月後轉為呈陰性,但仍有可能再次染上HPV感染。同樣,檢查也無法確定免疫系統是否已完全消滅全部HPV ,還是HPV只被壓抑至無法檢測到的限制。若子宮頸有些少細胞仍有HPV 存在,在免疫系統轉弱時,這些病毒可能會再次活躍起來。

怎樣才可減低感染HPV的風險?
HPV可通過皮膚之間及生殖器的直接接觸而傳播,而任何性生活活躍的人士,均可能出現這種常見感染。減低感染HPV風險,最好方法是進行安全性行為,以及限制性伴侶數目。使用安全套可減低染上HIV 及其他性病的風險,但安全套未能完全預防生殖道疣及子宮頸癌,因為未獲安全套覆蓋的部位會受到HPV感染。

HPV的治療方式為何?
HPV目前的治療方式有外用藥膏及HPV疫苗及電燒切除、剪除、冷凍治療、雷射、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及免疫增強劑有少部分人自身的免疫系統可抑制或清除HPV。若HPV持續感染,通常會針對所引致的健康問題進行治療,如生殖器疣、子宮頸細胞癌前病變及子宮頸癌、陰戶癌、陰道癌及肛門癌等。

HPV 會影響懷孕婦女及新生嬰兒?
以往曾患有生殖器疣但已痊癒的女性,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在懷孕及分娩期間出現問題。但是,如懷孕期間出現生殖器疣的女性,疣可能會變大及出血。在有些情況下,懷孕婦女可能在陰道分娩期間將HPV傳染給她的嬰兒。若疣阻塞產道,可能需要進行剖腹生產分娩。

台灣研究結果?
台灣研究指出HPV是導致子宮頸癌及肺腺癌的原因之一。研究發現,HPV16型病毒所釋放的致癌蛋白E6,會使人體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抑癌基因P53」失去功能。透過RNAi技術,移除E6病毒蛋白後,抑癌基因P53又能重新啟動,發揮其抑制癌細胞的功能。

軟毛刷與硬毛刷採檢差異?
一般我們建議採用硬毛刷採檢,其原因為硬毛刷材質較能夠把生殖部位的HPV病毒細胞刮取下來(人類乳突瘤病毒=尖銳濕疣=菜花=HPV),病毒會躲在細胞裡,軟毛刷是針對女性採集陰部或肛部或口腔時而設計,現在有提供女性專用手指保顯套採集,安全又衛生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點評

請註明帖子來源  發表於 2014-7-9 16:19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