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中醫治療

[複製連結] 查看: 28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062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3-2 03:5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系病態性分泌過量甲狀腺素,導致體內代謝率增高,臨床以甲狀腺腫大、食慾亢進、形體消瘦、體重減輕、心跳過速、情緒激動、怕熱汗出、手指顫抖、眼睛突出等癥狀為主要表現。

甲亢在中醫中歸屬「癭病」範疇,「癭」是指頸前方出現狀如櫻核的腫物,是指甲狀腺腫大。甲亢是以其臨床亢進病態命名,其發病與情緒內傷、體質有關,因情緒抑鬱或突遭劇烈的精神創傷,可導致肝氣鬱結不化,氣機郁滯,津液不行,凝聚成痰,痰氣交阻於頸,遂成癭腫而成。

痰氣鬱結日久,凝結於眼部而致眼突;肝火上炎則見急躁易怒、面部烘熱、口苦眼赤;胃陰被耗,口渴劇飲,陰傷則熱,易飢而瘦。病久氣陰兩傷,脾陽受損,則大便溏軟。 總之,病初起多實,以肝鬱、痰凝為主,繼之肝火旺盛,內熱傷陰,久則氣陰兩耗,由實轉虛,故主病在肝,而又與心胃相關。

甲亢多見於中青年女性,男女比為 1:4,以20-40歲多見,60-70%的病人有突眼症,甲狀腺腫大常呈瀰漫性對稱性腫大,質軟而有彈性。臨床表現以陰虛火旺為主,故臨床治療以清熱瀉火為基本治則,但須分辨肝火、心火、胃火,分而治之。

全身無力在甲亢中是一常見伴隨癥狀,也是中醫氣虛的一個徵兆,故治療時用藥不宜苦寒太過,避免更加損害正氣。

以含碘中藥治療甲亢已有悠久歷史,但含碘較多的方劑弊多利少,完全不含碘的方劑見效較慢,少量含碘的方劑既有碘的藥理作用,且中藥的其他藥物與碘協同能轉弊為利,提高療效。

含碘中藥短期治療甲亢的療效是肯定的,但長期服用有失效、複發現象,就較難控制。

因此在甲亢早期,類似甲狀腺腫尚無明顯陽亢化火之際,可用含碘中藥短期治療,臨床癥狀緩解后,改用少量含碘中藥,在陽亢化火后,少用含碘中藥。

中藥治療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可予以西藥相輔,中西醫結合可起相輔相成作用,從而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中藥治療使用最多的藥物,一是軟堅散結的牡蠣、夏枯草,二是滋陰生津的白芍、生地、元參。

牡蠣、夏枯草是治療甲亢最常用的藥物,具有清肝軟堅作用,且是少量含碘中藥的代表性藥物。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