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居家購物] 當家理財:接受和安排遺產

[複製連結] 查看: 27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19 08:3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當家理財:接受和安排遺產


(大紀元記者古鏡編譯) 不論是來自從父母或者一位長期沒有聯絡的親戚,遺產能提供人們去實現一生的目標機會或者散盡一位摯愛的人一生的積蓄。不過,收到一筆遺產不像聽起來那麼容易,而且正確處理這筆遺產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通常一生只有一次機會。
美聯社2005年個人財務特別版報導,位於亞特蘭大的瓦喬維雅財富管理公司(Wachovia Wealth Management)的區域總經理格雷格.雅各(Greg Jacobs)表示:「這絕對是一個利弊參半的事情」。因為「繼承大部分總是有感情因素在其中,大部分的人感覺給遺產是對孩子們的道義責任,或者至少看護著不讓其消失。」
從做小生意帶有「不能損失」使命的家庭成員,到信誓旦旦會增加投資者財富兩倍的名聲不好聽的財務咨詢員,大額的金錢總是會引發無數的投資機會。雅各認為:「有許多人要協助之事是無法避免的」,「但要分辨出這些人是否要賣你真正符合你最大利益的商品就相當相當困難。」。
民間財產代理人律師協會(Association of Practicing CPAs)執行長保羅.布朗(Paul Browner)認為:再做任何投資決策前,花一些時間考慮到稅賦的問題。在大多數的案例中,遺產在分給繼承人之前都要先課稅。先確認稅務則是明確的選擇。
假如遺產中包括股票,確認一下成本基礎是否已經改變以反應新的所有權。巴爾的摩一位公認財務規劃師(CFP)戴維.柏曼(David Berman)舉例說明:假若一位叔叔留下100股IBM股票給你,課稅基礎是依據他死掉那天的股價,而不是他在20年前買的價格。這個信息應該在遺產書面數據中詳細列出,假如沒有的話,當股票真得被賣掉的話,會衍生出很大的課稅問題。
柏曼強調:至於收益,一些人可能就需要從任何從遺產中得到的收益中支付1/4的遺產稅。
慢慢來
當大部分獲得遺產的人想要將其再投資時,專家則建議腳步放慢來。柏曼表示:「我通常會建議這樣的人購買6個月期的定期大額存單(CD),因為這可以讓他們先鬆一口氣。然後從中思考一下重要的決策。」。
將錢放在原來的地方通常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你的目的和給你遺產的那位死去的親戚來說可能是不同的。布朗說:「一些人感到好似『我父親就這樣做的話,對我應該也是如此。』但這不是總是對的。」「因為之前的人投資原先是看好收益,但一些年輕人則是期待成長」。
許多人很自然地會想到將這筆錢去支付抵押借款,但這也不一定是好的選擇。柏曼說:「這不是一種投資,因為不管你房子的抵押貸款是否支付了,你仍然在房子上得到相同的收益。」。比起其它的投資而言,將錢支付在房子貸款的流動性較低,所以資金很難在有急需時立即取得。
柏曼建議投資者請教專業的規劃師來設計多角度的投資組合,兼顧成長、收益(現在或未來)和安全性。「人們會犯的一個大錯就是要求收益,所以將所有的錢放在內債券上,但假如利率上升的話,債券價格就會受到影響而下跌。」。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基金比起個別的股票來說較優。柏曼說道:「你的母親總是告誡你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內,所以共同基金如同將雞蛋放入不同的籃子一樣方便。」
德州達拉斯公用基金(CPF)策略財務規劃師布萊恩.李(Bryan Lee)則認為:任何的投資組合應該基於個人的目標來決定。「每個與新客戶的會談中都會討論到假使你有了一筆夢想已久的金錢後,你的生活會變得怎樣;且這如何讓你的生活比起之前不太一樣。題目的答案會幫助我們找出你的最佳投資決策。」。
顧客也會被問到他們對於風險的容忍程度,如此李就可以建議某一種市場隨著轉變,適合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了。一個客戶的要求很簡單─孩子的教育基金和足夠的退休金─且不需要高風險的10%投資組合。
投資金額也可能被切割成各種大小的「量」來因應因為時間長短的不同特殊目的。舉例而言:大學教育基金或者退休金。決定何時投資、金額需要多少,能夠幫助計劃師決定是否需要將資金放入較具波動性的投資方案,或者是相對穩定的低報酬率方案。李表示:「我們不能分辨出一個投資方案每年將會呈現甚麼狀態,但我們可以預測出10-15年間,投資報酬率大概的趨勢。」
設計孩子的遺產基金
賈柏表示:當遺產仍然在許多家庭中的一項禁忌話題時,嬰兒潮時代的人們更可能前瞻性的計劃他們孩子的遺產基金。「現在得到遺產贈與的人不一定會去投資到他們的父母親想要他們做的那樣。我看到情況開始轉變,因為嬰兒潮時代的人更願意與他們的孩子談到錢的問題。」與孩子談談關於遺產的問題是件好事,所以每個人可以清楚知道計劃是甚麼。他又說:「你有一個可能知道或者不知道的計劃,假如你沒有讓你的計劃清楚明確,你就必須計劃讓其它人幫你完成。」


資訊來源: 居家生活epochtimes.com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