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享] 按摩足三裡、中脘 改善消化不良

[複製連結] 查看: 275|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etergue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2-20 23:34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按摩足三裡、中脘改善消化不良

  
   
   
      當民眾用餐後發生消化不良情形,該怎麼辦比較好?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當民眾進餐後出現上腹部或胸部疼痛、不舒服、有脹氣感等症狀時,代表已發生消化不良,建議可以進行穴位按摩,可望改善症狀。      
        
      楊醫師指出,有的人吃飯時會感到有飽脹感而無法吃完全餐,有的人吃飯後會出現腹脹,好像食物都沒有妥善消化好一樣,有的人吃了某些食物就覺得不舒服,然後就放屁、打飽嗝,其實這些症狀都是發生消化不良的情形,建議民眾可以按摩足三裡、中脘、脾俞、公孫等穴位,以便改善不舒服的症狀。      
        
      楊淑媚進一步指出,足三裡屬於胃經上的重要穴點,按摩這個穴位有助於強健腸胃功能,改善肚子痛、胃痛等症狀,這個穴位就在外膝眼下約四橫指、脛骨邊緣,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尋找,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穴位。      
        
      中脘穴為胃的募穴,可以改善腹脹、腹痛、腹鳴、腹瀉、嘔吐、便秘等消化系統毛病,這個穴位在人的肚臍上四寸的地方;脾俞穴可望改善腹脹、消化不良、胃痙攣、胃痛、胃炎等症狀,這個穴位人體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公孫穴可改善腹脹、腹痛、泄瀉、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狀,這個穴位在腳拇趾關節後一寸的地方。      
        
      經常消化不良的人,應改變飲食習慣。楊淑媚表示,包括避免吃太多、吃太快、吃下大量高脂肪類食物,以及少抽菸、少喝酒、少吃辛辣類食物、少喝含咖啡因飲料等皆是。      
        
      楊醫師指出,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吃飯,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所以民眾應稍微注意一下用餐時的情緒;有些藥物對胃部容易產生刺激性,甚至於引起或加重消化不良,像這種情況,民眾應和醫師討論如何服用藥物。      
        
      民眾可多吃燕麥、水果、瓜菜、藻類、紫蘇梅汁、白蘿蔔泡菜、鳳梨、山楂、芥菜等助消化食物,但用餐時仍應細嚼慢嚥,以便減輕胃的負擔。有些食物最好不要吃,像是堅硬類或油膩類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不易消化,吃了以後可能會加重病症。      
        
      洋蔥、薯類、豆類、甜食等食物也應進行適當控制,以免影響到胃的消化運作,進而加重症狀。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4碎鑽 +2 幫助 +4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 1 非常讚
676596749 + 1 讚一個!
kejsu160913 + 1
tangiuanbor + 1 + 1 非常讚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