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 日10月核心CPI增幅,15年新高

[複製連結] 查看: 194|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1-30 12:3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11/30 11:30   《國際經濟》日10月核心CPI增幅,15年新高

【時報-台北電】日本對抗通縮的努力再下一城。根據官方於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除去能源與食品後的
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3%,增幅創15年來新高,顯示安倍經濟學,仍駛在正確的軌道上。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然值得專家憂慮的地方是,10月份物價上揚主要來自進口能源價格的攀升,而非
民間消費的拉抬。除去波動率較高的能源與食品部份的核心CPI,10月年增率達0.3%,此為自1998年來最高
。若僅除去食品部份的CPI,該指數年增率達0.9%,為近5年來最高速成長。

  自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任以來,其政府就將對抗日本歷經多年的通縮窘境,列為優先處理事項。然而
,專家還是指出10月份物價數字背後的隱憂。日本物價的膨脹,主要歸因於進口能源價攀升之故,而非來自
民間消費動能的加速。
  數據顯示,日本電價因福島核災的原因,大幅成長8.2%。政府為因應稍早前零核電的政策,已大舉關閉
國內的核子反應爐。
  自福島核能危機後,日本自海外大量進口石化燃料,以補齊能源缺口。然自從日本央行推行極寬鬆的貨
幣政策,讓日圓大貶後,進口的能源價格,也相形的變貴許多。
  專家指出,日本政府之所以急需提高物價,是因為通縮的環境,會促使消費者將可支配所得存起來,好
待之後物價更為低落時再支出。但這樣的儲蓄行為,會抑制經濟的復甦,進而推遲企業投資。
  安倍經濟學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將物價指數拉升,同時間降低銀行利率。這使消費者降低儲蓄的意願,
並將手頭上多餘的現金用於消費,進而帶動企業投資,最後形成正向的景氣循環。然日本人民的高儲蓄率,
使此舉十分難有顯著進展。周五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要達到2%的通膨目標,仍然還有一大段距離。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傳強/綜合外電報導)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