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經常打坐大腦不易走神

[複製連結] 查看: 116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noopy0308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9-14 14:0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大紀元2012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孟南茜編譯報導)常常打坐的人他們的大腦比第一次嘗試打坐的人的大腦顯得更具適應性,更守規矩,也更專注。從大腦掃瞄儀捕捉到的圖案來看,長期打坐的人能更好的控制他們的思想不走神,而這兩組人的區別不是只有在打坐的狀態下才有,在平時處於自由思維狀態時亦是如此。

這個發現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提到的。該項研究針對兩組人:極具經驗的打坐者和打坐新手,比較他們「默認模式網絡」的運作。這個「默認模式網絡」是一簇被新發現的大腦區域,這些區域似乎在我們的大腦處於「休息」時還在工作。

耶魯大學的心理醫生布魯爾(Judson Brewer)與來自耶魯大學、俄勒岡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們一道進行了這項研究,他說,「我認為正確的說法是這是一項大腦訓練工程。」他又補充說,「這麼說有道理,因為任何一件事情,你如果接受訓練後就會做得更好。」

按照最新研究得出的定義,注意力控制即在打坐中避免默認模式網絡的兩個關鍵節點變得活躍的能力。後扣帶回皮質(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醫療前額葉皮層(medial prefrontal cortex)似乎是大腦「中立」設置的中樞。這兩個區域在我們從事某項不太需要耗費精力的工作時就會變得活躍並讓我們思想走神。這兩個區域在我們回憶過去的事情和琢磨他人的動機和意向時也會變得活躍起來。在參與這項研究的十二位打坐老手中,這兩個區域在打坐當中比另外那組十二位新手的大腦更安靜。

該項研究還檢測到了在大腦某些關鍵認知控制區域和默認模式網絡之間更強的連通性。在打坐當中及期間的心理休息時間裏,定期打坐的人與那些剛入門的人相比,背外側前扣帶皮層(dorsolate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更可能與後扣帶回皮質(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串聯而激活;布魯爾說這就意味著在打坐以及日常生活中,打坐人士比起那些沒有定期打坐的人來可能更有能力駕馭他們徘徊不定的思緒並把大腦帶回到專注工作上。

為甚麼用精神控制我們白天的胡思亂想會讓我們更健康呢?事實上有一個運作良好的默認模式網絡, 即一個能讓我們探索自我及我們的生活但是在必要時又不影響我們專注做事的模式網絡,對於精神健康很關鍵。

那些比較經常做白日夢的人更容易憂鬱,要不就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個遐想的循環或者是因為憂鬱的人不易集中注意力(那個在先那個在後還不清楚)。發表在去年11月份的《科學》雜誌上的一項追蹤蘋果手機使用者每天的活動和情緒的研究報告發現那些經常做事走神的人更容易憂鬱。患有注意力缺乏紊亂癥的人亦很難控制他們的思想不走神,這也許就是為甚麼很多研究發現打坐可以幫助那些患有注意力缺乏紊亂癥的人。

事實上,布魯爾引用傳奇式人物足球教練Vince Lombardi的話說「實踐不會使你完美,但是完美的實踐會使你完美。」 布魯爾說打坐似乎在技巧上是「完美的實踐」因為它讓全神貫注的工作成為可能,它能捕捉到思緒遊蕩的第一個信號,意識到並原諒衝動,而後再慢慢的將思想拉回到你手中要專注的工作上。

(責任編輯:肖玫)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5 幫助 +10 收起 理由
evan800367 + 5 + 10 讚一個!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