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女人不White 男人不愛
(自由時報記者邵怡華)
誰說美白是日系品牌的天下?歐美品牌來勢洶洶,不但找來了日本研究者,還加入了漢方成分,讓美白更貼近東方需求。
台灣衛生署的美白檢驗指標變更囉!
以往化妝品或保養品要標示具有美白功效,成分必須是衛生署核可的MAP(維他命磷酸鎂化合物)、維他命C醣 、維他命磷酸鈉、熊果素、麴酸五大成分之一,或是洋甘菊成分(不能標示美白,但可宣稱具有預防黑斑、雀斑產生之功效),而且濃度都須達到衛生局訂定標準、經衛生署檢定,才是合格美白產品。也就是說,以往美白到底有沒有效,有衛生單位把關,往後,衛生單位將美白重點轉移至安不安全,有沒有效就成了其次的問題了!
Dior訓育總監陳文瑜認為,如此一來,美白產品將日趨熱絡,不過,為了爭奪美白市場大餅,美白產品勢必變多、且更為活躍,大賣場、開架、網路、DIY、直銷、超商都將成為美白產品搶灘的新市場。
令人憂心的是,新品牌可能打著加入了維他命C,旋即宣稱具有美白效果,但是濃度多少?美白機制為何?卻又無從得知。美白產品變多了,對消費者的好處是,單價也會跟著降低。如何買到便宜又能兼具美白功能的好貨,正考驗著你我的美白智商。
資訊來源: 美容美體/護膚沙龍epochtimes.com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