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風與地球上的風系

[複製連結] 查看: 215|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jason008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0 19:1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空氣在水平方向流動產生風,在氣象上定義風的來向為空氣在水平方向流動產生風,在氣象上定義風的來向為風向,例如冬季台北常吹東風,是表示風自東邊吹來。氣象觀測風向常以16方位或以角度數表示(圖8)。常用風速的單位有下列數種:公尺每秒 ( m/s ),公里每時( km/h ), 哩每時( mph ), 浬每時 ( kts )或稱節,其換算關係如下:


1公尺/秒=3.60公里/時=2.24哩/時=1.94浬/時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從氣候觀點來看,地球上有幾個主要的風帶,即低緯度之信風帶,中緯度之西風帶與極地東風帶。如果地球表面光滑且不自轉,則赤道地區接受太陽熱能多,使熱空氣上升到某高度後,將向南北極流動,沿途逐漸變冷,終於在極區下降,此沉降空氣迫使極地面空氣流回赤道地區,如此循環不已(圖9)。


實際上,因地球自轉關係,改變了上述現象。在赤道地區空氣上升使地面氣壓減小,形成赤道低壓帶。在此帶內,潮濕多雨,風力微弱,風向不定,故亦稱為赤道無風帶。由赤道上空向南北流動的空氣,因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逐漸偏向東方,當此上層空氣到達南北緯30度附近,就變成了向東移動,於是就有許多空氣在南北緯30度附近上空堆積,使地面氣壓升高,而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例如太平洋高氣壓就是屬於副熱帶高氣壓;這地區一般空氣下沉,所以水氣含量少,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也都出現在這一地帶。由於此帶空氣被迫下降至地面,其中一部分流回赤道,受地球偏向力影響,在北半球逐漸向右偏形成東北風,(在南半球向左偏形成東南風)。因為它的風向很穩定,在帆船時代,自歐洲駛向新大陸的商船,主要靠這一風帶,故又稱為貿易風。另一部分沉降的空氣,向北吹送,再受地球自轉影響,偏向東方,就成為中緯度盛行西風(圖10)。


來自赤道的暖空氣並非都沉降在南北緯30度附近的地面,有一部分空氣繼續流向極地,最後因輻射而冷卻,沉降在極區附近,形成極地高氣壓區,同時下沉空氣迫使極區地面寒冷空氣向南移動,然後逐漸偏向西方,形成極地東風帶。來自兩極的偏東風,與來自中緯度的較暖偏西風相遇,而產生極地鋒面帶,雨、雪、風暴等天氣都發生在這冷暖空氣的交會帶上。



資訊來源: 中央氣象局/常識/氣象百科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