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賴士葆:誰來降低數位落差?

[複製連結] 查看: 198|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1-29 14:31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賴士葆:誰來降低數位落差?
2014年01月29日00:02   
賴士葆

過去聯考一試定終身的制度長期為人所詬病,雖然有萬般缺失,但是它的公平性毋庸置疑,筆者和周邊許多教授學者常常感念聯考的絕對公平,讓我們可以藉著聯考勝出。印象所及,小時候沒有上過補習班、沒有學過才藝、沒有買過一本參考書、有空的時候就去打零工賺錢、註冊費是借來的。這樣的條件,以現今的多元申請制度,窮人家孩子的競爭力在那裏可以想見。所以大家還滿認同李家同教授所言,歷任的教育部不設法提高弱勢孩子的程度,卻花無數的精力、時間和金錢來修改入學方法。

因為出身寒微,對於弱勢家庭的處境特別能感同身受,兩年前筆者募集了幾十部的電腦,委請兩個教會團體去招募年長者學習電腦課程,寒暑假則開弱勢家庭孩童電腦班,令人欣喜的是不管老伯伯和老媽媽或是小朋友都學習興致高昂,班班客滿,已經有數百人上課,這是台北市,但是偏鄉的孩子們呢?

2013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公佈網路整備度評比,台灣名列世界第10名,在亞太地區排第2。研考會公佈2013年數位機會調查報告顯示,台灣家戶聯網率達8成5,6-11歲學童上網有9成曾以桌上型上網,8成以上學童已經使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這些數據表示台灣網路的普及有一定軟實力,但是大家其實更要去關心偏鄉的孩子到底擁有多少數位資源?在知識經濟的社會,新知的學習與取得透過網際網路,通訊科技的進步已經相當程度挑戰傳統的學校講授教學,線上學習,翻轉教育的概念隨著網路技術越來愈成熟,突破時空限制,打破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透過雲端資料庫的數位學習消弭了城鄉資源的差距,理論上是如此,但是實際上誰來執行?誰能有計畫全面的將之導向最需要的族群?

當貧富不均愈來愈惡化,社會底層那些偏鄉的孩子幾乎註定無法脫離貧困,偏鄉位在那遙遠的地方,外籍傳教士形容台灣人心目中是:美國很近,花蓮很遠,許多人千方百計要留美國。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黃勝雄醫師曾是雷根總統的指定醫師,卻放棄美國佔地四甲的家園,超過百萬美元的年薪,回到花蓮門諾,住在30坪的員工宿舍,一個月薪水還不到在美國的十分之一,甚至捐出三分之二做公益,在門諾有太多感人的故事,他得到醫療奉獻獎其實不足以表彰他的付出,他用實際行動愛鄉愛土,這就是台灣讓人揪心最美的風景。

另外一則,嚴長壽先生從台北退休,埋首台東建置公益平台,結合基金會製作數千部教學影片,仿美國可汗學院的做法在東部撒種澆灌那些偏鄉的孩子,讓他們有均一的教育平台,推動藝術文化在地生根,輔導產業、、、等等。

台灣即便在網路數位的評比名列前茅,甚至也已經開始啟動5G產業的規劃,要與世界一爭長短,但是如果政府忽略了讓偏鄉弱勢的孩子納進這波數位科技的浪潮,那麼他們肯定永世不得翻身。看見別人的需要能夠慷慨捐輸的善行值得肯定,但是更令人感動的是願意放棄享受,把自己委身在窮鄉僻壤,像園丁一樣在貧瘠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期待能結出好樹好果子。如果有更多企業想要回饋社會的時候能顧念到偏遠地區弱勢族群的需要,如果更多退休教師可以一起響應東部均一教育平台需要志工的呼喚,如果更多的感動可以化成行動,有很多人的命運就可以被改變和扭轉。

【編按】
最即時的新聞、最銳利的評論,都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即時新聞開闢名家專欄,每週刊出日期如下:
星期一:黃國昌、王丹
星期二:南方朔、楊照
星期三:漂浪島嶼、賴士葆
星期四:膝關節、楊志良
星期五:馮光遠、丁允恭
星期六:羅文嘉、柯一正
星期日:彭明輝、劉寶傑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kejsu160913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