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膝關節:如何面對電影負面批評

[複製連結] 查看: 22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1-14 13:51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膝關節:如何面對電影負面批評
2013年11月14日12:28   
國片這幾年的興盛能量,許多創作者篳路藍縷地交出電影(音樂)創作,帶給這個市場無限希望。面對愛台灣的政治正確旗幟之下,國片始終有一種罵不得的民族情操當隱惡揚善的護身符。

但是,電影百百種,看電影的角度更是千千萬萬面,怎麼只准人家讚好,而不准別人批評呢?這跟義和團烈士心態有啥兩樣?

我常開玩笑說,國片創作者的第一門功課除了思考如何在90分鐘內說一個好故事,並且把故事說好。(很可惜的是目前大家都很難做到這個快狠准節奏)。第二門功課就是,如何雅量接受公評甚至是帶有惡意的挑釁意味。

面對負評,可不是每個人都有EQ本錢處之泰然,但是若能面對負評還能謙遜有禮(理)地提出想法,那就是誠屬可貴了。

日前上映的《看見台灣》在票房與民意上都得到不少掌聲,全台本周將邁入挑戰全台6千萬的高票房數字。有民意基礎,自然強化評論使命。不少人對影片的美學素養與導演觀點有所建言,特別是最後一群孩童登上玉山高歌等畫面。

但導演也坦承,這部紀錄片裡面「沒有批判 沒有控訴」。

那妙就妙在,這片中段確實有拍出,整個台灣受到多少不肖商人盜伐山林,以及破壞自然資源。可以說這片沒有批評,也沒有控訴,因為這些真實景致就是我們生長台灣的原型。那麼,這樣算不算就是一種另類的批判與控訴呢?

好,這一點見仁見智,根據這位導演的誠意出發點,對導演批評這些美學素養等事實在不公平,我私心認定,這導演對台灣的浪漫之情,已經超過了一部紀錄片應具備的陳述、評論、反思、解套、行動等過程。

網路上不少對這片提出負評的網友,本以為導演會不會沉不住氣而上來力戰群雄?想不到最後竟然是由導演的兒子上網回應。所有導演在創作完之後,本質上就不應該對任何負評提出說法。

因為作者交出作品之後,「作者已死」這個角度就成立了。對自己作品說再多,都不一定能夠「以戰止戰」。大部份回應,甚至都有副作用,造就網路一片酸言酸語更嚴重。

就唯獨這篇回應,不但幫《看見台灣》的負評一一解釋,還因為齊導演兒子謙恭有禮的態度,而不是「戰」網友/影評的模樣,更使得本來可能不支持這部片的人,都認同齊公子的誠懇應答。

讓人深感,齊導演的家庭教育絕對是成功的,非常有教養,還能夠把這些負評全部「負負得正」,完全逆轉勝,這大概對於其他被罵的國片來說,實在是一回成功的機會教育。

齊公子說他老爸付出這些心血,不過就是一個熱血笨蛋。這話就已經幫他老爸做好以退為進的立場,而不是用那種「你這麼會講,不然你來拍拍看啊」的那種挑釁口吻。老是用這種「會罵的人不如來拍」的態度護航,這種戰力實在太弱了,這就像罵政治人物一定得當過政治人物、罵東西不好吃就一定得會煮菜炒飯嗎?

其實,台灣很多創作者都是熱血笨蛋,很多為了理想沒戴頭盔就往前衝的魯夫,但這些魯夫不見得真的能夠有橡膠能力能屈能伸,可能能伸但屈不了,但這沒關係。確實,台灣創作者需要魯夫般的熱血笨蛋精神,但也要有喬巴那樣能夠醫療台灣這片體弱多病殘疾身體的精準解剖能力才更好。

面對種種負評,本來就是國片的必經之路,要跳出來護航可以,多學學人家齊公子的誠懇語調,能把負評逆轉勝才是更不可思議的超能力。


【編按】
最即時的新聞、最銳利的評論,都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即時新聞開闢名家專欄,每週刊出日期如下:
星期一:黃國昌、王丹
星期二:南方朔、楊照
星期三:漂浪島嶼、賴士葆
星期四:膝關節、楊志良
星期五:馮光遠、丁允恭
星期六:羅文嘉、柯一正
星期日:彭明輝
(作者群陸續增加中)

=====================================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送朵花 30朵鮮花 系統會自動高亮 更可提醒更多的人注意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