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即時論壇】職業運動的哀歌

[複製連結] 查看: 23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1-7 11:2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即時論壇】職業運動的哀歌
2013年11月07日11:23   
作者:楊鎮榮(台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所研究生)

最近台灣的職業運動有幾則令人驚訝的消息,就是舉辦三年的LPGA台灣邀請賽,主辦單位揚昇高爾夫球場董事長許典雅,宣布明年恐怕不再續辦了,因為舉辦三年下來虧損不少,希望別人能夠接著主辦下去。另外,過去台灣職棒的創始球隊,球迷最多且最夯的兄弟象隊,因為經營29年來,虧損了將近十億而無力後續,決定明年之前,找買家交棒或停止經營,這是中華職棒在今年義大犀牛重新凝聚眾多的球迷之後,比較令人感到難過的訊息。

我們看到世界各國的職業運動,如歐洲足球、美國的MLB (職棒),日本職棒等雖然他們的市場大、球迷多加上企業支持,但仍有許多職業球隊的經營會出現財務上的困難,如英超幾乎一半以上的球隊會虧損,只有經營好、明星多的像曼聯隊才有賺錢吧!而美國棒球如歷史悠久的洛杉磯道奇隊,也因瀕臨破產去年才由魔術.強生等名人接手經營,而日本職棒球團的經營幾乎有多數是虧損的,可見職業運動經營的困難是舉世皆然的問題。

近來有人主張可以讓兄弟象隊股票上市,或許不是很好的建議,但可見對於職業運動大家均有殷切求好的心情,運動專家們認為「職業運動的發展,才是帶動所有運動及產業的火車頭。」因此,對於台灣職業運動的未來,個人有幾點小小的建議如下:

一、企業化獨立經營-對於職業運動,首先應該將球團與企業母體,組織要分開獨立經營,球團追求的是「效率化」、「利潤化」的經營策略為主,以及注重品質、包裝及行銷,而非以「社會責任」為經營的主軸。對於球隊及賽會的行銷推廣,包括賽會或球隊品牌的建立、球星塑造或外國球星引進、門票及週邊商品銷售及媒體轉播服務等,都應採專業化的經營。

二、政府的奧援 -職業運動在台灣市場小、人口少,而中職一年政府只有八千萬元的補助,真的是杯水車薪。政府不是只有消極的作為,如「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的通過 及簽賭打假球的防範而已。政府應提供球隊良好的經營環境及增加運動參與的人口,更要積極的提供職業運動完善的的硬、軟體設施。亦即政府未來對於職業運動,應投入更多的資源及紆助經費於如何強化職業運動。

三、落實「屬地主義」-各球隊的經營如落實「屬地主義」,則經營更容易成功。就是結合球隊所在地區的都會居民,除了增加球迷及啦啦隊的培育,及增加觀賞球賽的意願之外,尤其更能提高對於球隊的向心力及參與度。而且「屬地主義」對於所在城市的行銷、運動觀光及城市可提供各種資源的運用整合會更有效率,目前台灣職業運動對於「屬地主義」仍待積極的推動。

四、引進外國經營管理方式-其實球隊及賽會的經營外國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參考,無論是美國的NBA(職籃)或英超曼聯、PGA&LPGA職業高爾夫組織或日本讀賣巨人隊主場巨蛋體育館的經營,這些成功的經營方式及案例,都可以列入台灣職業運動未來經營的參考。

五、全民要參與-其實職業運動與一個國家國民的所得、經濟發展、運動風氣都有非常大的關係。休閒運動的發達與否表示國家社會的進步,台灣人民每年花費在運動的投資,可以說與先進國家相比真的差之多矣!未來台灣人如能參與並將更多的消費投入到運動,尤其對於職業運動的觀賞,則未來職業運動市場這塊大餅就會愈做愈大了。

總而言之,台灣職業運動的經營本來就具有挑戰性的事業,因此,台灣的職業運動除了要積極開拓市場,突破困境之外,更需要政府、球團、民間企業及球迷等共同的努力,才可以讓職業運動在台灣找到永續發展的機會。

=====================================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送朵花 30朵鮮花 系統會自動高亮 更可提醒更多的人注意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