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 本報特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應多加宣導與溝通/智庫論壇/國

[複製連結] 查看: 13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游幃翔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8-1 09:3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中央日報中央日報 – 2013年8月1日 上午9:24
前言
 在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下,世界各國產業結構呈現大幅變動,服務業的角色日益增重,且逐漸形成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為因應此一趨勢,台灣勢必加大開放的程度,尤其是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議(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議(RCEP)」都是要求高標準開放的組織,未來台灣若要加入這些組織,對外開放之項目將更為廣泛,若能與中國大陸先簽訂相關協議,對我們能否成功走出去必然有重大加分效果。
 然兩會於第九次會談中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協議」)後,部分民眾因不了解,憂慮數百萬大陸勞工來台,工作權不保,引起國內輿論廣泛地質疑。
開放提升台灣競爭力
 此次簽署「服貿協議」,大陸給予我方80項開放業別都是高於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標準,是一項「高標」的開放,有利於台資在開拓大陸市場時可以佔據先機,較歐美及港資企業更具競爭力。
 尤其是對電子商務與金融產業的效益最為顯著。近年來,我國金融業表現遠不如臨近東亞國家,金融業產值占GDP的比率從2000年的12.8%降到去年的9.5%,但同一期間香港、新加坡及韓國都呈現上升趨勢。此外,我國銀行業去(2012)年資產報酬率(ROA)雖來到近15年的新高,但僅約0.68%,中國大陸、香港、印度及馬來西亞等國平均卻在1.2%∼1.4%之間。要解決我國金融業長期過度競爭的困境,就須加速金融整併,同時打開國際市場,讓金融業走出去,尤其「服貿協議」的簽訂更是金融業大展長才的契機。
 部分學者提到因「服貿協議」前往中國大陸投資的業者,多為金融、電信等大財團及會計師、建築師、醫師等專業人士,他們在當地的獲利只會繼續投資當地,不會匯回來,政府根本課不到稅。未免過於武斷。況且台灣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經濟高度依賴外需成長引擎,必須順勢而為,沒有閉關自守的本錢。
 況且中國大陸2012年GDP達到8.77兆美元,是僅次於歐盟與美國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2012年,兩岸經貿往來達1,224億美元,佔我國貿易總額比重為21.3%,若加計香港部分為1,624億美元,佔我國貿易總額比重升至28.4%。此外,2012年兩岸貿易順差(含香港)為751億美元,遠大於我對全球貿易順差304億美元。再從兩岸市場相比,大陸市場大,且屬新興成長市場,台灣市場小,屬成熟市場。若要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對外開放、開拓海外市場,就是一個必要的過程。經濟學者不斷呼籲政府積極對外洽簽經濟協定不就是要爭取海外市場嗎?
 再者,我國開放給大陸只有三分之一的業別是高於我國加入WTO的承諾項目,是一項「低標準」的開放,且考量大陸勞力成本較低,若大陸業者以低價競爭,對我國服務業從業人員的生存將造成嚴重威脅,因此,「服貿協議」並不涉及開放勞動就業市場,也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台工作。
 依經濟部投審會的統計資料,到今年5月為止,陸資來台共計398件,獲准的主管或技術人員來臺僅216人,雇用我國員工已達6771人,顯示陸資來台不僅沒有取代本地的工作機會,反而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此次協議對陸資來台亦做相當嚴謹的規定,陸資投資事業其投資金額達20萬美元以上,可申請2人來台進行經營管理,已實行投資金額30萬美元以上,得申請增加1人,之後投資金額每增加50萬美元,得申請增加1人,最多不能超過7人;若投資事業需申請主管或技術人員(白領)來台,主管或技術人員須符合一定之資格條件,包括具學士或碩士學位,2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具有專業技術持有證明文件,並具5年相關工作經驗;同時該公司須提出國內僱用員工計劃。且原則上第1年只會核發1年效期多次入出境許可證,第2年起公司營業額須達到新台幣1千萬元始得重新申請換證,而非無限期給予入出境許可證之展延。因此,並無較各國明顯寬鬆或投資30萬美元,就能全家移民來台的問題。
加強訊息揭露與溝通
 2012年我國服務業佔GDP比重達71.3%,大陸則正處於由世界工廠轉變成世界市場階段,2012年服務業佔GDP比重約為44.6%,2013年第一季達47.8%,成長相當快速,此次服貿協議大陸給予我方80項開放業別都是高於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標準,甚至部分優於香港方的CEPA,是一項「高標」的開放,不僅有利於發揮ECFA綜效,台資在開拓大陸市場時更可以佔據先機。至於外界認為較可能受衝擊產業,如印刷出版、洗衣店、美容美髮、中藥店等,大多是因相關單位事前溝通不良,有諸多誤解。
 以中藥產業來看,「服貿協議」僅開放中藥批發部分,並未開放中藥零售業,不會有「北京同仁堂」來台開分店的可能。開放印刷、娛樂、文化等服務業,將讓大陸有機會輸入文化、掌控媒體言論等,更是天方夜談。美容美髮業,陸資來台投資,必須雇用本地勞工為技師,反可提供國內從業人員更好的就業機會,對國內就業市場影響應為正面。且台灣業者在技術方面具有優勢,並已建立與顧客的人際關係,加上服務業具有「在地性」,外來者要進入當地市場都有重要的障礙要克服,應不致有所謂開放就會被大舉入侵的情形。
 從經濟觀點來看,開放有得也有失,然就此次兩岸雙方服貿協議的項目內容來看,我方談判效益相當斐然。不僅明文規範要求陸方強化協議執行效率及聯繫機制,減少大陸「潛規則」問題;我方卻不提供大陸「最惠國待遇」及「國民待遇」,政府在事前進行審查,事後則有管理機制,違反相關規定,限期停止或撤回投資。
 服務業競爭力不在於規模大小,而是質感及創新,無論是餐飲、零售、文創、醫療等生活性服務業,還是設計、物流、通訊等生產性服務業,台灣業者在創意、創新技術及人才培育這些方面大多具有領先地位;相對而言,中國大陸服務業市場雖快速成長,但發展時間很短,無論在技術、能量還是競爭力都有所不足,但其具有市場龐大和發展空間廣闊等優勢。因此,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正如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所說:「大陸與台灣的關系是「紅花配綠葉、綠葉襯紅花」,真正相得益彰。」
 此外,即使大陸有業者來台投資,也必然是逐步進駐,政府將有充份的時間和規劃,積極輔導廠商升級轉型,強化企業體質與競爭力,絕不會讓國內的產業像待宰的羔羊,國內的服務產業不需過度緊張或排斥。ECFA洽簽開始即訂有「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分10年編列952億預算,對於受貿易自由化影響之業者,採取振興輔導、體質調整或損害救濟等不同的措施。目前政府各相關部會也已做好影響評估,對於「服貿協議」可能受衝擊產業,提出具體完整的配套措施。
 至於有學者認為此協議完全配合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的發展策略,限縮我國投資範圍,大部分僅能侷限投資於福建省,以配合海西經濟區發展計畫;這對大陸而言,符合其發展策略,但對我國業者也不見得是壞事,大陸市場太大,若能先以台商較熟悉的海西當跳板,逐步發展,有助於業者深化優勢與減少風險。
結論與建議
 這次「服貿協議」簽署效益斐然,對台灣大多數產業都能發揮相當驚人的成效,然國內卻反彈聲浪高漲,政府應記取教訓,建立行政部門與國會的溝通互動機制,並多徵求利益相關者與專家意見。除可事先發現談判過程中可能面對的問題,進而有助於談判策略的規劃外,也能減少外界「黑箱作業」的疑慮。我們衷心期盼未來兩岸能儘速完成「服貿協議」審議和生效,開創兩岸服務業新局面。
  【中央網路報】
來源 yahoo新聞
====================================================
缺積分?? 缺碎鑽?? 缺鑽石?? 缺權限?? ...還是什麼都缺嗎?
可以參考以下兩篇 :
1. 共襄盛挙:結縁*随縁*感恩*惜福 APK.TW送給您\*伴手禮*/
2. 新會員必讀 ~升級密技~ 鑽石-任務-積分-權限-簽到-搜尋-發文

====================================================
歡迎大家踴躍加入 群組 內的 "九局棒棒歡樂新天地"/"香蕉卯上芭樂"和"韓流瘋"及" 爆爆遊樂園"不定期會有些小活動...歡迎踴躍參與...
====================================================
【其它小分享 福利帖】
(第312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311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310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309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308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如須查詢更多相關內容,請自行爬文>


★★★★★★★★★★★★★★★★★★★★★★★★★★★★★★
★                          **以上報告完畢**                          ★
★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
★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
★                                 謝謝~                                   ★
★★★★★★★★★★★★★★★★★★★★★★★★★★★★★★

====================================================
                                                                                    2013/08/01 By 游幃翔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