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論] 本報社評--兩岸政治協商的錯誤想像

[複製連結] 查看: 108|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097621538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14 14:1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中央日報 – 2013年6月14日 上午9:40
  自從二00八年六月以來,兩岸已舉行了八次會談,簽署了十八項協議,當前的兩岸關係已經與二00八年前大異其趣。然而,雖然兩岸關係和解,兩岸合作進展神速,但似乎只要一提到「政治對話」或「政治協商」這四個字,很多人的神經就緊繃起來,有如大敵壓境之感。我們認為,台灣內部對政治協商存在太多的錯誤想像,應該予以導正,否則不利於未來兩岸關係的前進。
 根據二00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及二十九日兩會的函件,兩會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而「九二共識」即是具有政治意涵的協商基礎,因為它處理的是有關「一個中國」的紛歧。換言之,兩岸的協商是有政治的基礎。
 再從協商談判人員的組成來看,雖然名義上仍然是兩會協商,但實際上都是兩岸的主管機關官員在談判。這種官員對官員的模式,就是對治權某種形式的默認。兩岸金融主管部門所簽署的備忘錄,也是兩岸的金融主管部門首長簽名,這一切都說明了,不管議題是否涉及政治,協商談判的團隊是以政府為主,而政府即是治權的象徵。
 其次,再從議題的性質來看,雖然兩會協商原則是「先經後政」,但兩岸為什麼要簽協議,就是因為這些協議都涉及到公權力的行使。或者說,任何議題或合作,如果不涉及公權力事項,只要民間願意即可,根本沒有必要簽署協議。換言之,兩岸簽署的協議都是涉及公權力的行使,幾乎每一項協議內部也都建立了主管機關的聯繫窗口,這也是某種承認治權的形式。
 無可諱言,所謂政治議題,並不是一刀切的是否問題,而是程度的問題。政治議題有高低階之別,兩岸已簽署的協議,可以說是經濟議題,但也可說是最低階的政治議題。兩岸現在要談的互設辦事機構,則是中低階的政治議題。雖然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不是國與國關係的外交領事機構,但就其處理的事務而言,必然有所重疊,而且雙方均會有政府官員派駐在兩會互設的辦事機構中,其政治意涵超越了過去所簽署的十八項協議。
 至於高階的政治議題,例如軍事互信機制、和平協議、乃至於台灣的國際空間,或者兩岸關係合情合理的安排,均屬之。無可諱言,這些議題的協商需要滿足更多的條件,包括兩岸的互信、台灣內部的共識、以及國際的支持等等。我們認為,兩岸兩會每一次會談、每一項協議、每一次交流,都有某種程度的政治意涵,也都會影響到兩岸接下來的每一步發展。因此,我們現在需要擔心的,不是兩岸之間要不要政治對話,而是如何從低階、中低階,進而到高階的對話中,深化彼此更深入的理解,強化彼此更理性的態度,才有可能為台灣,為兩岸找到更令人嚮往的未來。
 總而言之,政治對話早已存在,政治意涵也無所不在,我們不必聞政治對話而變色,而是要思考如何創造有利於我們自己的政治對話。
【中央網路報】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6%9C%AC%E5%A0%B1%E7%A4%BE%E8%A9%95-%E5%85%A9%E5%B2%B8%E6%94%BF%E6%B2%BB%E5%8D%94%E5%95%86%E7%9A%84%E9%8C%AF%E8%AA%A4%E6%83%B3%E5%83%8F-014009666.html;_ylt=Ai11mq4AaorYx37X6WBQXtQGqdF_;_ylu=X3oDMTQ2MXZmb21kBG1pdANMYXRlc3ROZXdzIExpc3RpbmcEcGtnAzZkYjc4ODI2LTIxNjctMzQwNi05YWI0LTA2YzZlZWE1ZDVmYgRwb3MDNjEEc2VjA01lZGlhU3RvcnlMaXN0VGVtcAR2ZXIDNWU5M2VkMTItZDQ5My0xMWUyLWJlY2YtM2YyMzYxMjM0MTlh;_ylg=X3oDMTJjZWFmbmxvBGludGwDdHcEbGFuZwN6aC1oYW50LXR3BHBzdGFpZAMEcHN0Y2F0A.aWsOiBnummlumggXzmlrDogZ7nuL3opr0EcHQDc2VjdGlvbnM-;_ylv=3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